編輯:賈楠
設計單位:PONE ARCHITECTURE
項目總控:梁穗明
主筆設計:梁穗明
設計總監(jiān):何思瑋
中國保利和樂教育是一家針對4-12歲的兒童藝術培訓機構,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師希望教育不僅通過人來完成,還可以將空間本身作為一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們通過彎曲的視覺路線探索空間,在空間線性運動中啟發(fā)靈感,激發(fā)他們對藝術的興趣與好奇心。
“泡泡碰到天花 為什么泡泡破了而不是天花破了?”在孩童的世界,更渴望保護他們所感知的美好!
5400m2保利和樂國際藝術中心 藝術概念
中國保利和樂教育是一家針對4-12歲的兒童藝術培訓機構項目前期業(yè)主方提出三個關鍵要求:
1、不要童趣,必須專業(yè)教育機構形象
2、空間設計以孩子的感受出發(fā),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的拘束與呆板
3、藝術中心必須是一個藝術空間存在于這座城市。
理性與邏輯的藝術世界
本能特性遠比刻意創(chuàng)造的個性重要。— N.J.哈勃瑞肯
空間中以調皮的泡泡圈為設計理念,我們希望用兒童的思維來創(chuàng)造化學的藝術空間,保留住他們心中的那份天真與美好。
藝術中心是用孩童最早期麻線團繪畫方式,由調皮的圈作秩序,構建簡潔空間,設立簡單直觀的環(huán)形路線。孩子可以通過彎曲的視覺探索空間,在空間線性運動中啟發(fā)靈感,激發(fā)他們對藝術的興趣與好奇心。
我們希望藝術中心在機能上是一所教育場所,在精神上是一處靜謐心靈之窗。
入口8米中空處的旋轉樓梯給人以極大的視覺沖擊,我們希望通過一種儀式感進入藝術中心,讓人感受到這個充滿神圣教學的靜謐空間,在特質光線的呈現(xiàn)下給人以心靈上的觸動。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潛力,在這個空間中要做的就是將整個空間轉換成一種教育,讓孩子們在這里收到啟發(fā),并把他們與生俱來的藝術激活。
課室的場所不僅僅用門關閉,舞臺無處不在。公共空間的聚合更有趣,可以是一堂體驗課,也可以是一場迷你音樂會。我們在反圈小世界中設立了公區(qū)個人空間,讓孩子們可以無所顧忌釋放自我。
課室用和諧的人性尺度,避免過大或過小的空間尺度讓教學產生心生畏懼或壓抑感。一切考量都從孩子們的感受出發(fā),教育不是枯燥而乏味的,充滿人性的關懷更能激發(fā)人們的主動性。
在家具的選擇上,我們運用了很多多功能可變家具組合,由此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形式的教學模式,豐富孩子們的課堂體驗,同時也能夠激活孩子對藝術的興趣與好奇心,讓學習從被動灌輸轉變成一種主動的探索。
在光線設計上,用大面的光膜做光感設計,柔和照明功能,將舞者線條輪廓呈現(xiàn)出最美最自信的一面。人和空間藝術渾然一體,每一幅畫都是那么美好,將如詩歌般的寧靜呈現(xiàn)在空間中。
在課室分布上,我們根據(jù)功能教育聲量分貝,遞進安排課室團組。首層入口左側為小劇場,劇場的人流較多,因此安排了獨立方位和散場人流空間。中間是舞蹈課室團組,由于舞蹈課程需要隔離噪音,因此被設置在了最深入的內部,這里是安靜小課室團組。
二層沿窗邊自然光最好的是美術課室,中間是樂器教室組團和一對一鋼琴室,最深入的課室是帶專業(yè)隔音系統(tǒng)的聲樂教室教系團組。
我們根據(jù)課室機能分配面積,設立最簡單直觀的環(huán)形路線。
藝術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分邊界。在環(huán)境設計上,我們更多提供場所舞臺,激勵和激活本能藝術潛能。讓孩子們在自由中形成規(guī)則,在有趣的空間體驗學習的樂趣。
項目名稱:保利發(fā)展 保利和樂教育
作品名稱:保利和樂國際藝術中心
設計單位:PONE ARCHITECTURE
項目總控:梁穗明
主筆設計:梁穗明
設計總監(jiān):何思瑋
設計團隊:羅品勇、李煒龍、華月柳、江鍵韻、洪俊能、陳遠淼、林曉亮
助理設計:黃朗平、陳煒婷、賴宇霖
行政執(zhí)行:鄧平好、劉亞平
品牌策劃:梁嘉茜、龔婉儀
項目攝影:陳銘
影視制作:東晴、SAPLINGFILM
項目面積:5435㎡
首層面積:2235㎡ 層高 3.4m
二層面積:3200㎡ 層高 2.8m
設計時間:2017年
建成時間:2018年
建成地點:武漢
梁穗明(Ming Leung)
PONE ARCHITECTURE
普利策設計&壹方建筑 創(chuàng)始人&首席設計師
PONE 向世界出發(fā)旅游基金發(fā)起人
何思瑋(Golden Ho)
PONE ARCHITECTURE
普利策設計&壹方建筑 創(chuàng)始人&首席設計師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PONE 向世界出發(fā)旅游基金發(fā)起人
熱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