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大改造》第四季第六集 完整視頻
家境貧寒,母親患有先天性腦癱,父親常年在外務工,申如意五歲便開始下地干活,照顧不能自理的母親。她早早地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擔。頂著生活的壓力,年少的申如意扛起了這個家。她,在逆境中學會了堅強。
2012年,在許多熱心人的幫助下,幾度面臨輟學的申如意,考上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她本以為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業(yè),但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母親的病情卻突然加重。申如意毫不猶豫地將母親接到長沙,一邊上學一邊背著母親治病。
2016年,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申如意順利畢業(yè)。如今,她是長沙聯(lián)豐小學的一名老師,工作中申如意在孩子們身上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是孩子們心中可敬可愛的如意姐姐。
2018年,自修心理學的申如意還成立了蒲公英姐姐聯(lián)愛工作室。為學生提供心理疏導、組織各類公益活動,并用自己節(jié)省下來的錢,設立了“蒲公英姐姐愛心存款”,資助山區(qū)貧困兒童。這位質(zhì)樸的90后姑娘,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讓愛的蒲公英種子播撒在需要的角落。
申如意夫妻兩人帶著申媽媽居住在54平方米的兩居室,這是一套有著11年房齡的二手房,目前屋中所有裝修都是前業(yè)主留下來的。屋內(nèi)墻皮剝落,雜物堆積,衛(wèi)生間地面濕滑,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加之空間利用不合理,缺乏助殘設施,給申如意與家人的生活帶來太多不便。
關天頎以教育科研者的身份與申如意交流
設計師關天頎以教育科研者的身份,秘密接觸申如意,了解她的生活習慣及房屋需求,為申如意和她的家人打造了一個舒適便利的家。
關天頎思考設計方案
No.1 客餐廳
改造前,墻皮脫落,雜物堆積,功能布局不合理。
改造后,設計師將客餐廳功能融合,并且與次臥室相連,中間設置聯(lián)列式半透明推拉門。伸縮餐桌在滿足日常生活及會客需求的同時,也不占用空間;此外,設計師還根據(jù)申媽媽的身高,在沙發(fā)靠背上方設置暗藏式扶手,讓申媽媽能獨自一人扶墻行走。
No.2 主臥室
改造前,主臥缺乏收納和辦公空間,申如意平時備課也只能蜷縮在角落。
改造后,大尺寸衣柜完全滿足了收納需求,同時,小型辦公桌取代了之前的床頭柜,讓申如意能夠在更舒適的環(huán)境里完成備課。
No.3 次臥室
改造前,次臥缺少助殘設施,申媽媽的日常起居都需要人幫助。
改造后,設計師將次臥設置在房屋采光最好的位置,申媽媽長期臥床,充足的采光以及大尺寸的榻榻米提高了申媽媽的居住舒適度,同時連通次臥的榻榻米與客廳沙發(fā)卡座,方便申媽媽獨立起居,讓申如意能更輕松地照料母親。
關天頎在次臥巧妙地規(guī)劃出一個獨立衛(wèi)生間,解決老人如廁需求。
No.4 多功能房
改造前,申如意家只有兩間臥室,改造后,設計師對全屋重新布局,新增了一間多功能房,既能滿足客居需求,未來也可作為兒童房使用。
No.5 廚房
改造前,開放式廚房面積小,僅能容納一人操作,油煙也會飄到客廳。
改造后,設計師擴大廚房空間,可同時容納三到四人,并且換成大功率抽油煙機,讓患有鼻炎的申如意做飯時少了一些油煙的困擾;此外,透明推拉門不僅隔絕油煙,而且便于和母親交流。
No.6 衛(wèi)生間
改造前,衛(wèi)生間空間小,申如意給媽媽洗澡時十分不便。
改造后,設計師擴大了衛(wèi)生間面積,實現(xiàn)干濕分離。鏡柜利用衛(wèi)生間凹龕處,進行收納。采用防滑地磚,設置可折疊淋浴椅,方便申媽媽倚靠洗澡,在免除安全隱患的同時,也大大地減少了申如意的擔憂。
關天頎的設計理念注重以人為本,遵循人的生活習慣,探求人的生活方式。設計目的是為了減輕申如意的生活壓力,幫助申媽媽提高生活品質(zhì)。改造后的溫暖新家里,有媽媽笑容里的幸福,有如意盼望著的未來,祝福申如意和她的家人一切如意。
申如意和媽媽幸福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