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建筑師事務所·馮·格康,瑪格及合伙人
曼哈德?馮?格康,福爾克溫?瑪格1965年所創立的建筑師聯合事務所目前有四位合伙人,一位中國區合伙人,十一位項目合伙人,500多名員工,分布于十三個辦公地點,在國內和國際積極地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gmp是少數進行全方位設計的建筑師事務所之一,其對建筑項目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建造直至室內裝修全面負責。
gmp的建筑理念遵循了古羅馬建筑學理論家維特魯威的三準則:實用、堅固、美觀。建筑之所以被賦予堅固持久的意義,在于它不僅是一個以適當材料構成的供人遮風避雨的場所,還是一個在設計上不辯自明的容納豐富多樣的人類行為的外殼?;趯Υ它c的認知,gmp成功的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從事設計建造,贏得了業主們的認同。
曼哈德?馮?格康,福爾克溫?瑪格與他們的合伙人過去四十五年在近乎所有的德國大城市進行了規劃和建造。其項目涉及面極為廣闊,由私人別墅、旅館、博物館、劇場及音樂廳、辦公樓、貿易中心、醫院,直到科研教育設施以及交通建筑,工業建筑和總體規劃。
編輯:王爽 設計:gmp
新建的烏茲堡國家消防學校日前由馮·格康,瑪格及合伙人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建成。2012年,gmp在協商程序后獲得這一項目的設計委托。在官方揭幕儀式上,這一建筑交付給了它的使用者——國家消防學校。巴伐利亞州內政部及建設部國務秘書Gerhard Ecke在致詞中特別贊賞了高質量的現代化演習大廳,滿足了學校提出的復雜要求。
針對這座位于烏茲堡策勒豪地區的國家消防學校新的演習大廳,設計構想是盡量將這一巨大體量與周邊異質混雜的城市肌理融為一體。從馬林堡的古跡建筑望去,這座綜合體在城市中構成了一處可被感知的地標。兩塊基礎體量的排列創造了建筑的整體形象:高層建筑直接切入77米高、40米寬、21米高的水平向大廳的寬大玻璃幕墻。統一刷成白色的大廳外側墻與屋頂形成超大尺度的“夾子”,固定了高層與大廳兩塊體量。演習大廳的玻璃幕墻將大量自然光引入室內,入口設置了電動門。建筑在白天反射周邊環境,夜晚則通透明亮,使得同時具有訓練與承重作用的結構骨架一覽無余。
分布在一共10個樓層上的5500平方米面積上布置了基于現實的模擬裝置,包括滅火和營救設施、援助支持以及防生化設備。在演習大廳內部的巨大清水混凝土墻面上,透過窗戶,各種高層塔樓、餐飲場所、酒店、辦公室、商店、醫院或診所可能發生的緊急場面一一上演。這些具有不同消防難度等級的情況都是消防站每天面對的現實。在大廳北部,一棟有著斜坡頂與老虎窗的單戶住宅提供了指導訓練的場所,同時在大廳外,學員們正在準備迎接一棟多層立面起火的營救挑戰。真正的演習中心體量在大廳的這一側從玻璃幕墻中凸顯而出。演習中心朝向外部的立面通過抽象的布局與內部嚴整劃分的立面形成對比:開窗有著不同的材質肌理,看起來似乎隨機而跳躍,實際則標志了不同的場景設置。傾斜的預制混凝土構成了一處閣樓屋頂,使得嚴肅規整的立面設計不再顯得平庸。
一處有著軌道接口的運輸平臺與有著卸貨坡道和高架儲藏間的卡車車庫位于大廳西側。一塊有蓋的基坑與“救援支持”和“危險物品”訓練區完善了整個空間。地下層出于訓練目的設置了一個車庫、一間防汛地下室、進人排水間以及倉庫。演習大廳屋頂上設置了用于指導訓練的可移動平臺。出于節約能源的考量,屋頂上安裝了光伏發電板,還建造了200立方米的水井貯藏雨水用于消防演習。
總平面圖
項目名稱:烏茲堡國家消防學校
設計公司:馮·格康,瑪格及合伙人建筑師事務所
設計:福爾克溫·瑪格與于爾根·希爾默
項目負責人:Kai Ritzke
設計和實施設計團隊:Radmila Blagovcanin, Gabi Kottsieper, Katja Mezger, Hendrik Winter, Kenneth Wong, Volker Bastian, Sebastian Baumeister, Torsten Hinz, Raimund Kinski, Christian Kleiner, André Wegmann, Roger van Well
業主:烏茲堡國家建設部
建筑面積:77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