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廣告

奧默默工作室 | 彩色,詩意的日常:廣州東山肉菜市場改造

案例展示案例詳情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廣州東山肉菜市場
        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奧默默工作室

彩色,詩意的日常






東山肉菜市場項目


        奧默默工作室近期被委任承擔廣州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地城市更新項目,并完成了東山肉菜市場的建筑室內景觀一體化設計改造。基于以往在城市微更新領域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學術思考,對文化底色挖掘,日常性塑造,厘清空間脈絡,打造激活點,地域元素提煉等微更新的設計策略再次在這一項目得到應用。用專業設計能力,在改善提升空間品質同時,為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再塑文化。

        傳統空間更新的意義不僅在于物質性的場景,也是對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場景之重構。一個重新煥發生機的歷史場所,融入使用需求和當代生活方式,就是對于傳統菜場文化的再定義。

        對于菜市場這一項目類型,奧默默設計團隊并不陌生,之前完成愚園路菜市場改造。在城市高速發展今天,菜市場成為鏈接社區情感的重要場所,以“民以食為天”串聯起來的煙火氣,在菜市場得到集中體現,同時,其解決了外來務工者工作需求的社會問題,成為城市保持多元化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類型城市微更新相比,菜市場更新改造更重要的是解決日常性問題,讓周邊使用者能夠放松地社交,增加鄰里溝通機會,為人氣、煙火氣的聚集提供更輕松氛圍,從而激活社區文化,增加歸屬感,煥發活力。


日常性:一種廣州

        試圖用日常的一天來比喻城市的興衰,那么,她的歷史似乎很短。可人類的創造從每日的生活中而來,城市應是有一種恒久的引領,日以繼夜。



區位圖


千年廣州黃埔港口


近代廣州的紅色文化和嶺南民俗


        東山也是最具有廣州精神的地方。所謂“廣州精神”,在自古就有的對外通商貿易文化和19世紀末的現代性進程中,傳統的嶺南風光,騎樓街等近代文化景觀透露的華僑開發歷史,紅色文化旅游等全球化現象,以及居民聊天、買菜等市井生活場景,共同述說著城市“日常性”的生活。



當代廣州的市井生活


東山肉菜市場改造后主入口


東山肉菜市場廊道改造后


人間煙 火,一片東山

室外改造策略:騎樓


        項目所在地東山片區(今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坐落于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廣州城,明代得名,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華僑在此投資建設,為原本寂靜區域帶來經濟商業活動,成為繁華之地,發展至今,留下諸多歷史遺跡,遍布政治、文化名人故居,是廣州的近代文化名片。



1923年東山全景圖


        時光流轉,繁華不息。臨近東山肉菜市場的龜崗大馬路這條近代的商業街道在20世紀中旬便商業貿易活動頻繁,道路兩邊的傳統騎樓建筑成為重要空間特點,建筑風貌特征明顯。菜市場的前身即以社區自發性的建造出現于兩棟居民樓之間,服務于居民,體現對于居民來說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氣息。




        以三大會址歷史文化區構成的紅色革命建筑文化、僑資開發社區蘊含的僑資文化,以及龜崗大馬路商業街為主的市井生活,共同構成設計依據來源的三條線索。合理處理好三種文化的關系,在提升基本品質的基礎上,做好文化再塑造成為此次設計重點。



繁華的商業氛圍


擁擠的公共空間


        東山肉菜市場嘈雜的、凌亂的空間與原有基地上存在的紅色文化、僑資文化以及現代高品質生活空間的訴求相差甚遠。周邊使用者并不愿意在此過多停留,在里面購物的過程也并不能帶來良好購物體驗。局促的、缺乏標識性的入口空間,菜場內部混雜的交通流線,通廊空間顯得較為局促,給人昏暗、潮濕,雜亂缺乏統一設計協調的店招,以及各類隨意架設的電線管道,使空間品質亟需提升。




現狀問題


        此外,業主也要求在不停業的情形下完成快速改造更新,施工時間只能放在晚上,所以預制化,快速安裝的建造方式被首先采用。


設計策略:打造活力公共空間



騎樓界面設計分析


        廣州常見的騎樓底層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提供了一種可停留駐足、聊天的灰空間,是非常典型的嶺南空間形態,適合當地炎熱的氣候條件。設計在沿街立面加建了一組傳統騎樓空間,提升建筑立面形象同時,增加避陰、停留的交往空間。“騎樓”空間采用拱廊形態,起到豐富空間作用。



        在主入口處增加醒目雨棚,造型進行推敲,采用廣州傳統緩頂寬檐建筑形態,提升整體標志性,膜結構選材輕盈,呼應廣州氣候特點。入口進行空間梳理,清理了違章搭建,擴大空間,形成一個放大的空間節點,在其中植入公共藝術裝置,滿足通行要求的同時,增加休憩空間,同時預留出社區藝術共創空間,為未來引進更多商業創造條件。



基地沿街改造前后


基地沿街改造后


        同時,也設置為復合性功能空間,也可舉辦一些與商業有關的藝術活動,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為豐富周邊社區功能提供空間上可能性。入口處采用彩色水磨石摻雜彩釉玻璃材料,呼應了廣式彩色玻璃窗的傳統文化元素。






冷暖人情,一方菜市

室內改造策略:冷巷



清末廣州街頭市場


        菜市場從來不應該是臟亂差的代名詞。

        就本義來說,菜市場的場就是集,市場就是集市,菜市場也即集中農副產品買賣的場所,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交換農產品的活動。我國自古菜市場設立條件十分考究,源自《周禮 · 考工記》曰,“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而在我國過去的住區規劃設計中,菜市場的建設并未被充分考慮,后由于居民需求,才得以自發建造、未經規劃的面貌存在于現在的小區中。作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中一大舉措,80年代我國政策才明確提出將菜市場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相比于超市,菜場不僅擁有更低廉的價格、新鮮多樣的本地食材,體現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同時菜場也是社區重要社交場所,周邊的常住居民與零售菜販往往熟悉,相熟的社區居民也會在菜場駐足和交談,具有濃濃煙火氣和人情味。此外,菜市場的從業人員多半是低端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化進程中為這部分人口保留低端需求空間,對于城市功能正常運轉以及防止“紳士化”現象也提供積極作用。



東山肉菜市場老照片


東三肉菜市場內部改造前


        設計團隊重新梳理原有市場通道,碉樓冷巷是廣州園林典型空間形態,在對傳統冷巷空間進行研究,對通道頂部采光進行調整,優化原先雜亂的內部空間,梳理招牌設計后營造更舒適內部空間。   



冷巷界面設計分析


冷巷改造內部軸測圖


        傳統空間更新的意義不僅在于物質性的場景,也是對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場景之重構。一個重新煥發生機的歷史場所,融入使用需求和當代生活方式,就是對于傳統菜場文化的再定義。




冷巷








彩色,詩意的日常

建構與色彩


        此次更新中,我們采用對比的設計策略來向原有厚重的文化致敬,用神似替代形似,并未使用具象的傳統建筑元素,視覺上的輕松愉快的處理方式為使用者提供耳目一新的感覺。沿著整個片區的交通流線,賦予其一條五彩的、流動的、靈動的“彩色走廊”。在重要空間節點,包括建筑入口、院落出入口、廊道使用了覆蓋全部路線的彩色蔭蔽系統。大膽使用膜結構、魚鱗網等現代材料,這些看起來更為時尚、簡約、充滿視覺沖擊力的幾何圖形,漂浮在傳統的空間里,讓詩意成為真實。





膜結構:蔬果的顏色


        我們在騎樓廊下天花的彩色膜結構裝置設計中采用了菜場常見蔬菜水果的顏色,讓使用者在熟悉的空間環境里,察覺到勃勃生機,這層蔭蔽系統很輕質,拉索結構使其顯得更為輕盈,符合菜市場空間意向。可拆卸的設計靈活可變,陶管的設計利于場地排水,為了呼應傳統菜場的市井氣息,也更多是象征未來。



模型

 

摸結構建成效果


        彩色陶管作為膜結構的定制化排水系統,結合可拆卸的膜結構設計,呈現生態可持續的建筑細節。



定制化排水


細部節點


騎樓內立面圖



騎樓外立面圖


        室內市場廊道天花亦采用了蔬果的顏色,結合了補色的運用;與魚鱗網的結合拼貼,呈現一種時尚的韻律。





        項目引入特色飲食、藝術創意等靈活可變業態,采用拉絲不銹鋼等當代材料和傳統的紅磚拱廊、木制招牌相結合。



拉索膜:萬花筒光影


        在龜崗菜場入口處,拉索藝術裝置的引入整合了原有較為混亂的建筑界面店招和上空視覺效果較為雜亂的居民區,形成了統一的的視線連接。設計將原有室外特色飲食店面和拱廊、傳統紅磚元素結合,消解了街道的繁雜感。






        在彩色膜結構拉索之下,陽光投射于地面,呈現五彩斑斕的光影,這是日常的詩。




樹池入口:紅色記憶


        樹池無障礙入口結合花磚地面,圖案具有傳統廣式風格,圍合場地的古樹打造舒適的氛圍。考慮到當地老齡化的現狀,我們在建筑的細部采用了無障礙設計和地面照明泛光燈光,便于社區居民行走和停留。與拉索膜結構一致,紅色文化的色彩和空間比例元素也是對基地不遠處三大會址的一處致敬。






結合花壇樹池的無障礙入口建成效果




花壇樹池平面圖


無障礙入口正立面圖


無障礙入口剖面B


更新,迎難而上

施工過程


        項目伊始,菜市場租戶及周邊社區居民對設計工作開展采取觀望的態度,伴隨調研工作開展,通過多次上門走訪、工作坊等工作開展,使用者逐漸與設計團隊熟絡起來,吐露自身訴求,變得更為主動和積極。在進入到施工階段時,他們更樂意參與監工,對發現問題也愿意找設計團隊溝通,因為他們知道專業設計師可以幫他們獲得最優解。很多原來在圖紙上沒有考慮周全的細節問題,也在相互磨合中變得更為完善,從調研、設計、到施工過程中,這些在地使用者不知不覺中參與到設計中來,也幫助他們重新發現早已熟悉環境中蘊藏豐富歷史信息,再次找回文化上歸屬感,也參與到日后更長期的共建共治過程中。

        由于時間久遠和資料缺失,城市微更新項目改造項目過程中出現多次反復修改非常常見,在這一項目中也不例外。在整個施工中也進行了多次設計調整和修正。例如,主入口拱廊的高度根據店面招牌的高度進行了調整,以便更好適應使用方的需求。






        由于材料扭曲不挺,主立面材料由一開始的鏡面不銹鋼改為磨砂不銹鋼,最后改為陽光板,也更具有通透和干凈的效果。由于預留制作時間不足,最終的立面材料陽光板由釘子拼接而成,建造工人就勢將釘子排布形成韻律感,達到美觀效果。






        室內市場廊道天花屋頂結構在設計施工過程中經歷了三次修改。由一開始的拱頂改為平頂,最后呈現為優化之后的拱頂。在施工過程中,方案中天花原本采用的拱廊膜結構根據現場梁柱情況改為了魚鱗網,表面彩色噴繪,更好地適應場地條件。




最初方案




        拉索膜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現狀建筑年代久遠,結構管線無法判斷,導致最終結構固定點選取了一處唯一解,設計范圍不得不縮小,原有的兩層拉索也減少為一層。







城市更新也是一種廣州精神


        城市更新的目標不僅是令更多的居民和務工人員能更好地使用這個傳統的公共場所,也在滿足當代生活的需求的同時提升其文化性。更新后的菜市場吸引更多游客和外來藝術家了解到廣州東山的地域文化,使用人群的多樣化使得整個社區的活力提升,實現從一個臟亂的傳統菜場轉變為傳播地域文化的當代活力公共空間。

        在后現代旅游社會的話語范式下,居民、務工人員、往來的游客、外來藝術家等借助親身體驗以及社交媒體對于東山的傳統氣息、文化特質和當代生活方式進行感知。東山肉菜市場的更新就是一次對于“日常性”景觀敘事的當代建構。










項目名稱:廣州東山肉菜市場
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奧默默工作室
項目地點:廣州越秀區龜崗大馬路
建筑面積:400㎡
項目時間:2020年9月-2021年7月
項目主創:張海翱,徐航
設計團隊:渠基建、楊格、潘文琪、肖寧菲、劉靜茹、錢琨、王唯亞
業主單位:廣州盛高投資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廣州市番禺大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膜結構單位:法拉利技術織物 x 廣州凱諾畢爾
撰文:肖寧菲、董藝
攝影:關江馳(廣州力馳視覺)




熱點閱讀:
我的家鄉我代言之雨母山是山莫縣不是縣
奧迅設計 | 佛山金融街仙湖悅府疊墅樣板間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senima亚洲综合美女图|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色777狠狠狠综合|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激情综合网五月|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色综合.com|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