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針(北京)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法國(CNAM)學院項目管理碩士、中國裝飾協會會員、中國陳設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專家組委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亞太酒店設計十大風云人物、資深室內建筑師、生活藝術家。讓每一個空間融入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是張震斌現在最愿意也最擅長做的事。
設計主創:張震斌
設計助理:袁陽濱、王志博
軟裝設計:張志娟、高文娟、王雨晴
《秘密大改造》第一期榜樣人物:高思恩
1994年7月的一天,年過6旬的高占仙在火車站的紙箱中發現了一個殘疾棄嬰。當時高奶奶孤身一人,沒有工作和收入,但她還是把嬰兒帶回了家,取名高思恩。從此,祖孫二人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她們住在一套上世紀80年代的老房子里,房子是50平方米的老破小,而且戶型奇特。
《秘密大改造》設計師張震斌通過與高思恩的秘密接觸和對老房子的深入了解,考慮到高思恩和奶奶的實際需求,從功能定位和安全性角度出發,為高思恩改造一個“溫暖的家”。
No.1 門廳(客廳)
改造前,房屋門廳呈三角形,物品擺放雜亂,沒有收納。冰箱、水龍頭都位于門廳,做飯時需要門廳廚房來回穿梭,極其不方便。
▲改造前門廳
改造后,增加了入戶、玄關及客廳,在客廳設有照片墻,適配客廳形狀的茶幾使整個客廳看起來更溫馨有愛,并消除了三角形空間的異形感。
▲改造后客廳
No.2 主臥
改造前,奶奶臥室功能混雜。房間除了用于奶奶日常休息以外,家中的用餐、待客、娛樂等功能都在奶奶的房間進行。使老人沒有專門的休息空間。同時,主臥陽臺功能沒有被充分利用,成為單一的儲藏空間,綠植的擺放使陽臺看起來更加雜亂
▲改造前主臥
▲改造前陽臺
改造后,房間回歸臥室原本功能,供奶奶日常休息。同時拆除主臥和陽臺隔斷,增加主臥空間用于收納。并優化陽臺布局,為思恩和奶奶打造了溫馨的生活空間。
▲改造后主臥
▲改造后陽臺
No.3 次臥
房屋次臥為思恩臥室。改造前,思恩的臥室通風較差,無足夠的收納空間,物品被堆積在房屋角落,顯得屋內擁擠不堪。臥室中沒有專門用于學習、工作的區域,為思恩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改造前次臥
改造后,將思恩房間設計為榻榻米床鋪,保持思恩喜歡睡地鋪的個人喜好。設有專門的衣柜用于收納,并為思恩打造了專門的工作臺,用于思恩日常的學習和工作。
▲改造后次臥
No.4 衛生間
改造前,衛生間狹小,并且缺少基礎設施,沒有淋浴和洗漱功能,洗衣機放置在門廳區,日常生活極不便利。
▲改造前衛生間
改造后,衛生間干濕分離,基礎設施完善,并新增淋浴房和洗衣房,滿足了思恩和奶奶的日常生活需求。
▲改造后衛生間
No.5 廚房
改造前,廚房過道狹窄,只能通過一人。由于水龍頭位于門廳,因此做飯時需要先在門廳洗菜,再拿到廚房處理。與此同時,廚房做飯只有電磁爐,墻上的線路雜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改造前廚房
改造后的廚房有一個洗、切、炒一體化的操作臺,同時新增設的廚房小家電也為思恩和奶奶帶來了安全和便利。
▲改造后廚房
No.6 餐廳
改造前,思恩和奶奶吃飯是在奶奶臥室的茶幾用餐,對于思恩和奶奶而言都非常不便。
▲改造前用餐處
改造后,借用思恩臥室空間,擴大陽臺空間,留出餐廳。餐廳與廚房相連,在日常使用中可直接將飯菜端上餐桌,便利思恩和奶奶就餐。抽拉式的餐桌更方便多人用餐,即使思恩以后成家,一家人也可以一起吃飯。
▲改造后餐廳
▲改造后房屋格局
14天秘密大改造,設計師把愛融入設計,極盡細節追求,成就了眼前這幅幸福畫卷。希望高思恩和奶奶能在在這個溫暖的小家里,無憂無慮,幸福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