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晗
楊晗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曾經的專業:聲樂、服裝設計。昆明納樓空間設計創始人,現任云南省室內裝飾行業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第五屆四校四導實驗教學實踐導師、CIDA 2012—2013全國優秀室內設計師、IDCF 2014全國十佳設計師(餐飲類設計)。
編者按
近年來,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耀南村依靠良好的自然環境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引進精品民宿建設,大力發展旅游業,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耀南村周邊有南恩瀑布、石門峽、隴西世族莊園、還有哀牢山茶馬古道,今天讓我們跟隨設計師楊晗一起走進——耀南村朱家寨,一探究竟。
01 “樹幾”的故事由此開始
英姐是地道的云南人,她深愛著這片土地,心心念念要在這個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中打造一個度假民宿。于是,英姐找到了鐵桿閨蜜兼設計師楊晗,要在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耀南村,這個自然條件非常原生態的村莊里建造樹幾山舍度假酒店。英姐最初的想法只想用民居做簡單的民宿,楊晗通過對市場的反復調查論證,又和英姐多次商討,最終她們一致認為需要研究一套云南特有的、與大自然高度回應的、在中國小眾酒店產品中具有示范性的、符合高品質生活的酒店形態。
云南哀牢山,古哀牢國的界山,層林盡染,萬木蔥蘢。橫斷山脈腹地的疊翠之中,海拔1900米之處,六棵百年老樹崢嶸,“樹幾”的故事,就此開啟。仿佛一個全新的生命體,承載著藝術、人文、自然、在地文化的氣息,在山林之間,在星空之下,每一處都是云南大山大水的氣息。既在高寒山區,又毗鄰510米低海拔河谷熱壩,令人驚喜的立體氣候、在地物產、民族文化、鄰里關系,都為樹幾這座源自百年老宅的建筑,提供了堅實的依托。
云南遺世獨立的草木、星辰、云海和煙火,造就了樹幾的從容。來到這里的人,念懷自然的流轉,領略文化的深意,灑脫而輕盈,細膩而靈動,既以趣味之心觀世,又懷友愛之度待人。楊晗深深感懷于樹幾的住客面貌,期冀打造一座凝結獨特回憶的旅居之所,通過抽象與具象手法的結合,帶來全新而動人的故事,共創記憶,觸動靈魂,從而抵達精神的共振。
02 文脈的延續
于現場,古樹上、臺地四周、方圓幾公里的范圍內,楊晗反復觀察視角、氣溫、風向、植物、村民與項目的關系,基于人文與物理空間邏輯,打造最和諧的建筑形態,既以古樹為界,又以古樹為景。材質上克制地使用現代工藝與建筑材料,追求原始風貌的保留,讓當代建筑與近百年的石塊、土基、老木相映成趣,既是新與舊的對話,也是古與今的聯姻。
△定制腰花傣族皮藝匙牌掛袋
一層的入住前臺與陽光早餐廳、伴手禮區、開放式共享廚房、下沉式書房有機結合在同一空間。壘石墻與原木的對話,帶來天然紋理的粗糙觸感。古樸感中,精心設置的花腰傣族銅器、陶器、紡織品等,是設計師對在地文化資源情有獨鐘的運用,層次豐富的色彩,為空間增添溫暖質感,即興一場風物的多重奏。
△原創花腰傣族藝術擺件
一道古舊木門的隔斷,將視線引向共享廚房,花磚紋路的躍動,火紅色窯變磚的外放,與原木的沉靜奇妙融合,亦是對花腰傣族飾品風格的延伸。
△共享廚房
下沉式書房,未經雕飾的壘石墻、紅色火山石馬賽克,與木紋共同構成了不規則的有機形態。民族風格墻飾,質樸陶器,各色紋理的織物,粗獷的掛毯,中和了空間色調的深沉與歷史感。徜徉于此,品茶抑或閱讀,都是對混沌天地中平和感的獲取,是撲面而來的秩序與沉靜。
△下沉式書房
03 自然的意向
通往客房區的水道窄而深長,輕踏青石板,仿佛正在進入一條幽謐的時光隧道。古樹的枝椏從不知處突然竄入,伴隨著窸窸窣窣的光影,是要在粗糙觸感的白色砂土墻上做鬼臉。
△古樹的枝椏
中庭兩端的枝藝與陶藝,延續著如此的神秘感,每走一步,都是一幅適宜久品的抽象畫。
△ 酒店中庭
楊晗將原宅基地上近百年的石塊、土基、老木以全新的面貌“歸還”到新的建筑中。恰到好處的不經意,其實都是蓄謀已久的偶然。越是循著旋轉樓梯拾級而上,越是被高原天光的變幻所震懾,既是靜謐、虛幻、不可言說的東方神圣感,又是澄澈而強有力的理性之光。
△客房過廳小景
老木鋼構的玻璃采光頂,將自然光傾瀉引入。最大程度上力求建筑與自然的結合,模擬光線進入建筑內的不同反應,讓高原陽光的照射為建筑秩序帶來震撼人心的力量,并針對不同時段光線射入的狀態及樹木山谷景象,確定室內的最佳取景框。視線所到之處,皆是隱喻。
土基墻以安靜純粹的表情延至三層屋架下,從早至晚,鋼木屋架一面在十多米高的墻面上投射出美妙的光影畫卷,一面在老宅木花片上開啟光之嬉戲。
△質樸的肌理感
04 藝術的轉換
古樸的在地文化,獨特的設計美學,充斥在室內的每一個角落,民族風物與現代裝飾的相融給人以深深感動。客房內部,流暢而考究的動線及空間規劃,讓建筑與室內的功能一氣呵成。百年土墻的保留,讓居者在房間里也能感受到歷史的延伸,木質色調的選擇,讓場域精神充滿了自然氣息。
窗景的精心構圖,讓視覺落點集中在建筑四周自由生長、形態各異的古樹,是東方園林的借景之韻,也是設計師對時間與空間邏輯關系的思考。古樹映入窗景,云海涌向陽臺,星宿旋于屋頂,歷史縈繞四周,此時,此地,此景,理想與現實渾然天成,物質與精神珠璧交輝。
原始圖騰,自然裂紋,織物肌理,溫潤布藝,濃郁色彩,厚重而暖糯的質感為內心傳遞舒暢與平和之感,即便客居于此,亦是不可多得的療愈體驗。
樹幾,一件精心雕琢的時空意識品,古樹給了它生命,也賜予了它名字。帶著對周邊古老村落與古樹的觀察,懷揣著對全球僅有橫斷山脈多重文化的敬意,設計師將原宅基地近百年的石塊、土基、老木等等,以全新面貌“歸還”至新的建筑之中。樹幾,是一件以專注的匠人精神,一針一線,一鑿一斧手造出來的藝術品。
楊晗——為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代言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會昆明260公里。北起楚雄州楚雄市,南至紅河州綠春縣,全長約500公里,主峰為新平縣境內的大磨巖峰,海拔3159.6米。巍峨綿延的哀牢山與奔騰不息的紅河相伴而行,將最為奇美的自然生態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留在了新平這片遼闊富饒的土地上。新平縣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八大候鳥通道和生物物種“基因庫”,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黑冠長臂猿的世界分布中心,被聯合國列為“人與生物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察站。
哀牢山“云海日出”奇觀。當你站在海拔2000多米的哀牢山之顛俯首云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其日出和日落時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斕,成為"彩色云海",最為壯觀。呈現出一種朦朧的美,身臨其境,讓人浮想聯翩,仿佛在夢境中,仿佛在仙境中。
花腰傣服飾(2021年,花腰傣服飾入選“國家級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Q:自宅和民宿的不同之處,在設計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自宅所考慮的使用對象與民宿有本質上的不同。中國當代的民宿已具備很強的酒店屬性,尤其是高品質的民宿酒店已經接近小眾度假酒店。設計中更應遵循高星級酒店所要求的硬件配套的規范,關注在地的自然人文特性,注重設計的原創藝術性。
Q:在當代和鄉土之間如何找到平衡?
喚醒當代人內心對自然與純真的感知,以差異化手法回應當代豐富而精致的生活體驗,以引起共鳴。加之高度和諧的藝術表達方式,達成都市人群的真切向往。
Q:是否刻意添加“網紅”元素,關于“網紅”設計有什么樣的看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納樓設計師授權A+設計師聯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