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 Bridgland 、 徐伩君
由徐伩君和Justin Bridgland于2014年共同創立的MDO(MORE DESIGN OFFICE)木君建筑與室內設計事務所是一家立足于中國上海,在英國倫敦設有分公司的多元化設計公司。徐伩君是英國ARB注冊建筑師和室內設計師,Justin Bridgland是英國皇家建筑協會RIBA認證建筑師也是音樂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與領域跨界,讓MDO對設計中的“轉換”概念十分重視,這使他們的作品能夠自然的融入多元的文化底蘊。
編者按
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鎮青龍塢是一個百年古村落,也是桐廬精品民宿集聚區。近年來,桐廬縣為豐富旅游業態,打造游客“一地消費、多種體驗”的民宿經濟新模式,持續推動美麗事業向美麗產業的轉變。今天讓我們跟隨建筑師Justin Bridgland和徐伩君一起走進——青龍塢。
流云鄉墅隸屬于“放語空鄉宿文創綜合體”的一部分,坐落于桐廬縣的一座古村落青龍塢之中。2017年,桐廬瞬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找到了Justin Bridgland和徐伩君,委托他們翻新原址中破損的6棟村屋,并將其改造成為現代化民宿,同時具備住宿、接待、酒吧、餐廳等功能,充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Justin Bridgland和徐伩君都是建筑師,他們對室內設計、建筑物和景觀之間的關系很感興趣,因此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個項目。經過前期溝通,他們與業主達成一致,打造一個能夠讓客人體驗到?然韻律的民宿、一個城市外的退隱之所。從設計到建成,整個項目歷經了5年時間。
改造前的村屋
初訪基地時,他們被已有建筑以及其處于的大自然生態所深深吸引。在這里,建筑之間的距離非常緊密,通過一條小巷串聯起來. 被竹海包圍的這群老建筑,從每一棟看出去都能看到竹子構成的景觀。
這些建筑呈現出了豐富的歷史感,古老的墻面和斑駁的窗戶都極富魅力,講述著他們古老的故事。
已有建筑采用的是傳統木結構,需要思考是否能將其保存的同時使之融合到新的設計中。然而,經過仔細勘察后,他們發現原有的屋頂及建筑結構,因年久耗損,較為脆弱,以致無法修復再利用。且外墻窗戶狹小,缺乏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風,導致內部氛圍沉郁,沒有與周遭美麗的竹林、生態環境產生連接。
03 溫和的改造
用溫和的手法對已有建筑進行現代化改造,同時增強其與周圍景觀之間的連接。原來的墻壁、門窗在當地匠人的努力下悉數保存并得以修復,并在墻壁中增加了鋼結構來修復屋頂,屋頂結構和裝飾都采用了傳統的技術和材料。
室內增添的元素作為物件獨立于舊元素,讓客人可以清楚地“讀”出新舊關系。新增的地暖和現代化浴室讓空間更加舒適,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盡量簡化其他功能,以減少對居住體驗的干擾。這樣,客人可以不受電視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干擾,而專注于與自然、朋友和家人的真實互動中。
項目的核心是社會聯系。因此,在設計中為共度時光創造了許多可能性。例如,與朋友燒烤的戶外空間、與家人閑聊的客廳,以及安靜而私密的獨處空間。在各個場景中,都把注意力放在景觀與現有建筑的連接上。
置身于繁忙喧囂的都市之外,希望客人可以體驗到四季變化的韻律。為了增加室內采光,老式建筑中的木窗設計被沿用下來,而新增的窗戶則用金屬細框包圍予以區別。
新窗戶的位置也是重要的考量,它需要讓人在室內的特定位置上,透過窗戶中獲取景觀。例如,床上和沙發上的視野,以及淋浴時望向的窗外山谷,都能有如同畫卷一般的景觀。
抬升了屋頂,使其脫離墻體,從而形成了一個更加有空間感的室內。建筑四面都裝有天窗,讓散射的光線輕柔地滲透到空間深處,客人能從屋頂的各個角度欣賞室外的竹林,讓人與景觀產生恒定的連接。
原有的村屋有兩棟結構損害嚴重,無法通過修復而再利用。因此將新建筑視為與鄉村、自然之間建立對話的機會。
兩座新建筑物的位置最靠近進山路線,承載接待及酒吧等休閑的功能。建筑形態被視為經過水和風的洗禮從山坡上暴露出來的巖石。表面是粗糙的混凝土,與其他村莊建筑的傳統夯土形成鮮明對比。
推崇能與自然融合的飾面材料,承載著雨、陽光和雪的影響,為外立面添加自然的古色。這意味著在幾年內,外墻將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模糊建筑與自然之間的邊界。
框架窗景的創建,使竹林成為室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白天,日光的流逝隨著光影的變化倒映在墻上。當夜色降臨時,客人可以透過窗戶觀看閃爍星空,豐富旅人于此的回憶點滴。
“月色蒙朧燈火喧,星光閃爍映蘭軒。”傳統燈籠文化被化作燈光設計的靈感和出發點,把新建筑整體看似為旅人指引方向的燈塔。無論人們從何種方向接近它,它都歡迎人們進入其中。
燈光效果
杯酒江湖,變換的燈光顏色暗示著空間功能的轉變,也是對空間中正在發生的動態及空間氛圍的直接示意。
Justin Bridgland和徐伩君
——為杭州市桐廬縣青龍塢代言
流云鄉墅,坐落于桐廬縣百年村落??塢之中,?屬于“放語空鄉宿?創綜合體”的?部分。未來,這??年四季都將會舉辦各類?化活動。這是?個全新的鄉村度假勝地, 在這?可以體驗與??然環境的親密接觸,短暫逃離繁忙的都市?活。
Q:自宅和民宿的不同之處,在設計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作為現代精品?宿,在流云鄉墅的設計中,如何將當地傳統?化透過空間的使??式、公共和私密空間的關系表達出來,是我們最感興趣的問題之?。探索建筑物是如何成為地?匠人和本土?化的載體,同時希望將舊的元素保留在現代的設計當中,輔以建筑師的技術,使建筑物能在保持新舊平衡的同時經歷溫和的改造。
Q:在現代和鄉土之間如何找到平衡?
我們深受農村地區的吸引并選擇在鄉村做設計,因為那?的?景、新鮮空氣和靜謐感都讓?覺得比都市生活更放松。這種?然狀態是鄉村最好的特點,然而隨著開發的深入,這種特點也會深受影響。
?然中的建筑與城市中的建筑有著非常不同的關系。在城市中環境是人造的,城市的網格化管理界定了道路、?場和建筑的開放與封閉空間。城市規劃法規定了城市建筑密度。在這些限制下,城市?直處在不斷變化和更新的狀態。在?多數情況下,?組建筑對建筑環境的影響遠遠超過?棟建筑。在?然環境?,建筑是?個被插入自然環境的外來物。因此,有兩種可能的開發方式,?種是使建筑融入新的環境,?材料,?形式,使其與?然融為?體。另?種?法是把它當作 "訪客",?個故意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的外來物。然而作為建筑師,我們需要考慮設計會對周邊環境產?什么影響。?個好的設計可以改善環境,而?個壞的建筑則會破壞當地景觀,包括視野、?物多樣性和?態循環。我認為與城市相比,這種挑戰在農村地區更為突出。我們的 "溫和改造 "理念旨在維護和延續當地的文化與特色。這樣當地的傳統可以得到保留和傳承,游客可以在享受鄉村美景的同時接觸和學習桐廬?化。這樣的設計需要對當地建筑進行仔細的改造,并由當地?匠使?當地材料建造和處理細節。下?步則是當地傳統的美?和農業。當地村?被聘作?作?員,負責烹飪和耕作。在房屋?能俯瞰的?地中,土地上已經種植了當地的作物,所以客?們可以體驗農耕過程,感受季節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