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淞元
DDID深圳鼎點室內設計致力于室內空間獨特視角的設計與研究,為每個項目打造卓異的視覺藝術。以空間表達信仰,以空間關注靈魂、以永恒靈性做為精神追求之主體,注重文化的延續和藝術境界的傳達,充分尊重人與空間關系。團隊擁有突破自我界限的決心、國際化的設計視野和系統化的項目管理策略,堅持以探究性的態度來實踐空間創作過程中人與物、人與人的交互關系。
01 開篇|戲劇化的夢境
在入口里營造一個夢境,一個猶如穿越時空的夢,伴隨著藝術裝置的光影變化,使體驗者從夢幻中慢慢地回到現實。新舊文明和東西文化的差異在此交融與碰撞,不同時空的元素帶給人們如同電影的虛擬世界,一種帶有未知的物質表象。
入口遞進的內斂也為引爆后面具有空間張力的大廳形成巨大反差而埋下伏筆。當體驗者在進入長廊的那一刻開始,感受裝置在光影上的突變,讓整體空間極賦予生命力,以絕對的視覺性給觀者留下一抹鮮活的感觸。
02 維度轉換的盛裝情緒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初步入場景,曲折蜿蜒,光影滲透,從而營造神秘感,引人遐想。
空間之于此概念,亦在呈現之中給予回望。在整體靜謐氛圍的營造之下,穿過條形空間深入其里,光陰由暗轉明,時空隨之迭代變幻。
富有秩序的組合與強烈的色彩,制造透視錯亂的狂歡盛宴。打破前廳低調莊重的深沉基調。主酒架的金屬材質肌理在燈光下應運變幻,捕捉觀者進入前廳的第一視覺落點,成為空間的精神象征。
空間中心處,以威士忌酒中固有色的“金色原漿”為藝術原型,以水為題,意為一尺水,百丈波,滔滔不息,使韻律及活力得以在空間中傳遞,同時也象征著新生。喻比莊子筆下《逍遙游》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每一片金屬由散到聚,再透過空間中環形陣列中的循序漸進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極具張力感的流動空間。恰如水浪翻滾時,涌動而飄蕩的瞬間,以此呼應深度感觸威士忌的靈魂之旅的喻比,同時色彩的對撞亦為空間帶來更多層次。
空間中以各種拱形的巧妙搭配,解決層高和空間問題的同時維持其秩序,并利用不同拱形的結構起伏打破其單調扁平化,增強畫面張力的同時豐富視覺層次。
弧形的吧臺為視覺動線,有序的串聯起整個空間。穿過環形元素深入其里,在燈光的掩映下,硬朗與溫和依稀可見。
以客坐區中柔和的光線在一點點地提高空間的視覺溫度,為體驗者創造出了具有真實觸感和情感的虛幻世界,讓現實與夢境在一個新的維度里重新整合,意識與無意識在不可探知的私域里釋放。鼎點室內設計希望以美好而感性的視角為客戶營造一個獨一無二的放松體驗,故在軟裝與色彩的選擇上則更加考量,一方面契合空間整體的格調,另一方面則借助軟裝上的柔,與硬裝上形成互補,呈現出空間整體的剛柔并濟。
沉靜卻不憂郁的灰藍與溫暖卻不張揚的黃光,冷暖相洽的色彩語匯打造視覺印象且呼應情感線索,并將局部的環境感知擴散至整體。
肌理漆較低的燈光反射于金屬上,形成了環境光渲染的對比,豐富的面層凹凸質感能賦予場所較好的感觀情緒。
濃淡恰好至微醺的氛圍,拋卻擾人塵囂,或自我沉醉清歡半晌,或友人幾許暢語樂話。隱匿于此,偷得浮生半日閑。
03 時空維度的感觀切換
這是一個戲劇化的場景,伴隨著入口處展現的東方藝術裝置的光影步伐到一個充滿現代活力的新生世界,如同穿越時空,為的是營造一場如電影般的戲劇且虛幻的情節,使體驗者在這夢境中得到關于未來的片段啟示,將現實與夢境在一個新的維度里重新整合,意識與無意識在不可探知的私域里釋放。通過“入”、“生”、“透”、“觸”、“止”…找尋自我的夢境符號和超現實的覺醒自由。
弧形的半圍合空間以線條塑造縱向連續性和深邃的時空感,從而構建出質感簡練且尺度巧妙的時空隧道。
入口式的燈光延展,既為序曲也可為終章,開放而又神秘半弧形的切面,讓空間節奏與秩序合體釋放出建筑的原生力量。
04 勾勒靜謐的光影秩序
光線乃萬物之本,色彩和光影抽離現實軌跡,傳遞和創造出一個新的非物質維度。通往內部的路徑伴隨著線條光影變化,形成一種感知鏈接,使體驗者內心與空間的靜謐形成呼應。鼎點室內設計認為光本身就是一直顯性的物質,應該作為空間中看得見的主體來呈現,通過光的物質性來傳達人的精神世界。
暗黑色系傳達著空間的神秘與高級感,廊道空間里的光影滲透在結構的縫隙中,用流動的影子來突破性地改變了我們印象里沉重、呆板的氛圍,充滿動感和線性美。
敲叩著想象的大門,似遁入超現實主義的光影秘境。端景界面采用具有空間延深的廊道裝飾畫,與天花波紋金屬板之間交互映襯,以此打造視覺印象且呼應情感線索,并將局部的環境感知擴散至整體。空間中提煉橘黃色的跳躍,隨著光影的指引下,進而體驗并向內延伸。
羅淞元
DDID深圳鼎點室內設計致力于室內空間獨特視角的設計與研究,為每個項目打造卓異的視覺藝術。以空間表達信仰,以空間關注靈魂、以永恒靈性做為精神追求之主體,注重文化的延續和藝術境界的傳達,充分尊重人與空間關系。團隊擁有突破自我界限的決心、國際化的設計視野和系統化的項目管理策略,堅持以探究性的態度來實踐空間創作過程中人與物、人與人的交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