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前川室內設計(深圳)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前境鐘靈秀,川畔天地游。
如九曲回腸忽尋一汪清池,如踟躕暗道忽見一縷日光,騁懷游目,豁然開朗,鋼筋水泥中覓得如此空間,將城市繁弦急管的聒噪一一隔絕在外,只剩思緒與靈感,在其中,來回蕩漾。
一個夢想中的設計工作室仿佛應如此:無須華美的雕飾,無須琳瑯的陳列,無須浮夸的風格,少即是多,留白即是敘述,自然筆觸成為空間主角,光、海、風景、體塊與色塊構成獨特而內斂的設計語言,不言自明而又相得益彰,建造的合理中有著前沿探索,空間的美學中又有對范式的重塑。
作為前川設計的自用辦公室,本案正是映照了“前川”二字的本源——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遙看瀑布掛前川”,于自然中收獲豁目開襟之闊達,以時間與空間之解構思慮設計源起,打造如此一個蘊藏無窮潛能的空間“有機體”,以有形的功能、形態、解構與無形的內涵、氣韻和精神,虛實相凝于自由流貫而又包容滲透的場景體驗中,同時回叩“協調自然而砥礪時間”的品牌信仰。
視線的延展,思緒的洄游,成為空間開篇序曲。基于原建筑脈絡與結構之上,入口門廳將空間橫向打通,以啞光黑色鋼板形成半圍合門頭,大門內退,地面抬高,豁然開朗中蘊藏周密儀式感。
木質肌理,與溫潤牙白石材,在大面積黑色的映襯下,譜寫著肅穆而又暗藏意趣的詩篇。光線由不同角度射入,在地面映照出深深淺淺的抽象筆觸,又彰顯空間縱深之感,召喚觀者的前行探索。
線條明晰,邊界卻盡可能地模糊,穿透的照壁以現代手法保留傳統功能,拒絕封閉的分隔設置,讓視線的流動和意趣的激蕩回溯在所有已知與未知之中,又暗示著整體辦公空間的設計秩序:以開放代替界限,以流暢代替靜止,以呼吸自成城市綠洲,自然之理,即是氣象。
若化用一句建筑學名言,設計師的魅力在于——必須同時具有數學家、物理學家和文藝復興式詩人的才華。美學手法往往有限,但設計的藝術正是將有限化為無限,以虛和實的朦朧,明與暗的相衍,深與淺的互融,構建關照情緒與功能的多元之所,繪造心之所向的生活圖景。
張弛有度,開合自如,為空間體驗與觀感寫下堅實注腳。序廳之外,有著既可靜思亦可會客的一方天地,開放式的設置自成獨特氣場,大膽的色調碰撞加之不同質感間的對談,為訪客娓娓道來品牌的精氣神。
茶水間遵循開闊原理,卻頗有些山水意趣,淺灰色筆墨在白色大理石材上恣意揮灑,拱形天花特在保留原建筑結構梁之上提升整體空間感,讓視覺的延伸更為壯闊;溫潤光影在中性淡雅空間中氤氳,一抹綠植在朦朧中增添自然趣味,思緒循跡蔓延至七八個星天外,又驚覺身處兩三點雨山前。
簡雅的設計語言,內里卻潛藏縱深的考究與優雅,靈動,自由,流轉,對話,寧靜中暗流涌動,諧和中激蕩叩索,辦公空間從不應拘泥于工作本身,而是鼓勵更未知能量的迸發。
大面積淺灰色藝術涂料運用,積淀空間內斂而克制的基調,構造柱則以混凝土涂制工藝帶來水泥質感,營造深灰與淺灰的色調相映。
基于工作室性質,座椅之間井然有序而靈活自如,淺色質家具成為思緒毫不干擾的烘托,個人研習或團隊協作皆各得其所,又傳遞出平等開放的工作氛圍。
摒棄傳統辦公空間的吊裝燈具,桌面燈具徐徐向上輻射無眩光,保證個人使用舒適之余,為整體空間帶來柔和溫暢之感。
晴川歷歷,風景萋萋,日光透過通頂玻璃窗和盤托出,城市繁茂景致在內與外影影綽綽,成為空間意涵的藝術樂章。
空氣,光影,色彩,溫度,情緒在此柔和混雜,共同構造感性之象,人與自然相融相衍,引向靈魂無拘而視野無邊的自由之域。
自然的涌入,氣韻的流轉,光的行跡成為動線的指引,藝術品的落腳撐起敘事起承轉合的情緒邊界,體塊的構造為空間打造交互與區隔的靈動。從功能到形式,從視覺到多感官體驗,開放與兼容之間,新舊脈絡在場域記憶中相互依存,詮釋著一處多元、包容、趣味、舒適辦公場所的現代意蘊,延展歷久彌新的感染力量。
△物料皮革拼成的梵高自畫像
靜謐與躍動的穿插成為日常,會客、辦公、會議、觀景、咖啡、休憩、書吧、沙龍等功能場景,以宜人的社交尺度打造鄰里社群辦公生態,單元之間彼此獨立而又開合自然,形成高參與度的對話空間,為創新、探索、放松與關系的建立營造寫意氛圍。
于是激蕩靈感,激蕩熱愛,激蕩個人在其中的精神暢游,也激蕩將來每一份設計項目的源源涌流。“夢想”的主題內涵潛藏空間各處細節打磨之中,又在接下來的悠悠年歲里,積淀與理想的步步為營。
思維的力量滌蕩于此而又延伸象外,在空間的純粹與流動之間,守望著每一次故事的書寫,對話的發生,時間的鐫刻,與未來的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