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廣告

直徑敘事 | 金山創想館-明日之城展

李德庚

直徑敘事創始人,清華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策展人、策展敘事設計師、博物館及美術館顧問;曾任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北京今日美術館設計館學術總監、深圳當代藝術和城市規劃館的執行顧問、國際著名設計雜志《FRAME》《MARK》中文版藝術總監。

案例展示案例詳情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金山創想館-明日之城展
        策展設計:直徑敘事設計

        “今天,信息科技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在全方位地塑造著我們的生活。在幾乎每一個現代生活與社會場景中,都有信息科技的參與,它在持續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工作與娛樂方式、家庭與社會組織的運作……而且從趨勢上看,信息科技對我們生活的塑造還在持續拓展與深化之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未來的生活圖景和社會圖景注定將建立在由信息科技所繪制的藍圖之上。我們把這場展覽取名為“明日之城”,就是希望依據今天信息科技的發展方向去推想明日的社會生活,并嘗試與大家一起去思考與探討這種生活背后看不見的社會關聯。在這里,你將看到十二個相互獨立的“科技寓言”場景,每一個場景中都描述了一種未來生活的可能。當然,我們也不敢有預測未來的妄想,而是希望借助這種想象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思考去開辟一個更有意義的話題空間,邀請你以及更多人進入到對未來的信息科技發展和社會倫理、生活文化的討論中來。


        為了研究與創作的便利,“明日之城”中所有對于未來的想象都是以金山現有的技術和業務為起點,更完整意義上的“明日之城”必然是要建立在整個科技發展以及今天所有人的共同設想之上。“明日之城”的寓言只是一個小孔,希望我們能通過這個小孔,看到一隙未來透來的光亮。”——「明日之城」前言


        「明日之城」展覽位于廣東省珠海市金山軟件園總部大樓的金山創想館二層,于2021年完成。直徑敘事(DND)受金山集團(Kingsoft)委托,全權負責整體的空間敘事、展覽和室內設計。


        在策展前期,直徑敘事經過與金山的深入溝通,對展覽進行了清晰的定位。展覽「明日之城」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傳統企業展館的策展思路和探索,所有的內容都是面向未來的開放式暢想。希望借此引發更多人對科技與生活隱藏關聯的思考,邀請大家參與到未來的信息科技發展和社會倫理、生活文化的討論中來。


敘事策略


        「明日之城」展覽分為相對獨立的東、西兩個展區。兩個展區呈現的是不同的視角尺度,由宏觀到微觀的視角、由城市到個人的尺度,展示十二個相互獨立的“科技寓言”場景。直徑敘事以金山現有的技術和業務作為敘事起點,鏈接起軟件科技對社會未來前景的塑造和影響,通過“科技寓言”場景,從中開辟出一個思辨性的話題空間,以此邀請觀眾共同探討科技的社會價值。



展區分布及流線


「明日之城」東半區



「明日之城」東半區軸測圖


場景一:人人都是笛卡爾——專家系統與人的自我意識


        笛卡爾的六個著名沉思,對自我、思想、存在進行了深刻探討,無一不圍繞其著名哲學論述——我思故我在。未來基于知識圖譜技術的專家系統,注定比笛卡爾更全知全能,它如同漂在天空的云團,容納、映射、貫通著每個天才與凡人的智慧。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當未來人們共享一個全知全能的專家系統,個體的思考在哪里?每個人的自我意識在哪里?我們是否會向笛卡爾一樣發問——誰在思?故誰在?



展項邏輯:人人都是笛卡爾


人人都是笛卡爾:引發探討“當共享全知的專家系統時,個體思考在哪?”


場景二:重建巴別塔——協同辦公的未來想象


        巴別塔,是關于人類協作的偉大寓言。“建塔”象征著人類對協作的追求探索。過去的人無法想象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與技術協同工作,那么未來的協同辦公技術,將怎樣演繹建塔場景?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未來的協同辦公將呈現怎樣的形態?巴別塔的夢想,能實現嗎?



展項邏輯:重建巴別塔


重建巴別塔:搭上“登塔”天梯不斷向上,展示協同辦公的探索和未來


場景三:城市培養皿——以數據培育城市


        做個大膽設想:未來城市像一個生命體,可以通過足夠多的數據進行培育——當擁有這樣的能力時,又該怎樣設定“明日之城”的參數呢?它們應該不是常見的指標,而呈現出更感性甚至更荒誕的姿態,比如“笑聲分貝”、“夢想實現率”……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城市真能通過理性的、量化的大數據培育嗎?今天關于大數據的一切想象,真的足以支持一個理想城市嗎?



展項邏輯:城市培養皿




城市培養皿:通過參數臺上城市培養的參數變化,觀看到“城市體”在成長


場景四:生理副本——身體數據化與未來醫療

        假使未來,身體信息被全面數據化,每個人都有一個“生理副本”,從小到大同步記錄、監控著每個人的生理數據。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未來的醫療將呈現怎樣的形態?當我們擁有這樣的生理副本時,它能幫我們做什么?



展項邏輯:生理副本




生理副本:呈現出常規醫療信息之外,副本數據及功能更加具有暢想性質


場景五:第九世界——游戲對“世界”的再定義與拓維


        被稱為“第九藝術”的電子游戲,可以更直觀、立體地建構出一個個虛擬運行的世界,讓玩家沉浸其中。當現實越來越被一個個相仿卻又迥異的游戲世界所縱橫穿插,我們該怎樣解構所謂的“世界”?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游戲如何影響了人們對“世界”的定義和認知?游戲所塑造的無數個虛擬世界,構成了怎樣一種“世界”模型?



展項邏輯:第九世界



第九世界:如同地球儀自轉軸,內嵌屏幕的陣列由核心向四周按坐標排布


場景六:尋夢大唐——游戲對文化的復刻與活化


        現實世界中的文化遺產,常常躲不過災禍而灰飛煙滅,游戲越來越成為復刻、轉制、活化、傳承這些文化遺產的最佳空間。我們希望以唐代長安城為案例,透過場景來探討游戲對文化的復刻與活化。



展項邏輯:尋夢大唐




尋夢大唐:通過360度沉浸式環幕互動劇場,呈現出“大唐的盛世景象”


「明日之城」西半區



「明日之城」西半區軸測圖


場景七:未來職介所——穿梭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的新職業


        虛擬游戲世界快速發展,催生了非常多的新職業機會。未來職介所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和現實世界中的工作不同,這些新興職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它們的“工作界面”常常需要穿梭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之間。每個職位所掌握的技能、資源,乃至提供的服務,往往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界限。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虛擬世界的發展,將催生怎樣的新職業形態?這些新職業和傳統工作,有何異同?



展項邏輯:未來職介所


未來職介所:進入空間中環繞觀看,創造出與未來職業者的相遇體驗


場景八:超現實俱樂部——虛實身份的折疊式相遇


        虛擬游戲世界讓每個玩家都可以擁有多重身份。你可以“扮演”一個與現實中的你性別、性格、年齡、氣質全完不同的若干個“你”,甚至在其中自由切換。假設未來,每個人的虛擬多重身份能夠突夠次元,在“超現實俱樂部”不期而遇,甚至互動交流。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一個人具有多重身份的復雜性,在虛擬和現實、真實與虛假、分裂和統一之間那說不清、道不明的的模糊邊界。



展項邏輯:超現實俱樂部



超現實俱樂部:創造與不同次元多重身份的“我們”的不期而遇


場景九:小墨的情書——人類與AI的情感代償


        這是一個溫情的故事:小墨是我的AI助手,陪伴我多年。有一次小墨幫我給一個女孩寫情書,然而女孩沒有回信,小墨為了不讓我傷心,又模仿女孩給我回寫情書。我們一封封地傾訴衷腸,后來我無意發現了秘密,我愛上的究竟是誰呢……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情感的價值是什么?AI會比人更懂感情嗎?作為技術發展成果出現的AI,會取代人的情感需求嗎?



展覽邏輯:小墨的情書




小墨的情書:通過郵箱裝置的連環畫和動畫講述小墨和主人的故事


場景十:不存在的詩人——AI也能藝術寫作么?

        除了公文寫作,AI也能夠寫出看起來非常“標準”的詩歌。AI寫的的詩,算是詩嗎? 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詩歌,乃至一切藝術創作的本質究竟是什么?當技術已經讓人難以區分AI創作和人為創作時,該如何界定寫作藝術?



展項邏輯:不存在的詩人




不存在的詩人:背對的高椅、不斷作響的打字機,“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場景十一:媽媽不在家——智能家居與親情陪伴


        智能家居成為了未來家庭的重要一份子,替代、承擔了一部分親情的作用。設想一個未來的場景:媽媽今天出差了,家里就留下孩子一個人,誰將陪他共度這一天,陪伴他、照顧他?家里的各種智能家居開始“群策群力”……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在未來的家庭生活中,智能家居可以和人類產生怎樣的情感互動?在由家人構成的親情關系中,智能家居的角色,會有怎樣的想象空間?



展項邏輯:媽媽不在家




媽媽不在家:布置了充滿“漫畫感”的溫馨場景,通過AR視頻講述不同故事


場景十二:現實偏振——被視頻濾鏡算法改變的世界


        假設未來,超強的云算力讓每個人都可以戴上一副現實的偏振鏡,可以對眼中所見的世界進行各種實時偏振加工和渲染。你是否愿意戴上這樣的偏振鏡,你會選擇怎樣的偏振鏡片?我們希望透過場景來探討:當視頻技術有能力改變我們眼中所見,當我們能夠選擇觀察世界的“濾鏡”,這對意味著什么?真實和虛擬的邊界還那樣涇渭分明嗎?



展項邏輯:現實偏振




現實偏振:通過裝置的旋鈕選擇偏振濾鏡,可以暢想視頻算法技術的未來


結語

        從策展定位、內容敘事、空間與形式設計上來看,「明日之城」展覽是一次對傳統企業展館的勇敢拓維與嘗試。就像展覽中的每一個場景一樣,我們以開放的姿態,去努力探索未來一種新的可能性。無論是對于金山還是直徑敘事來說,只有這種對創新的不斷探尋的勇氣,才能驅使著我們繼續保持進步。



策展設計:直徑敘事設計
策展人/總設計師:李德庚
藝術總監:周文斗
空間設計:末廣建筑、直徑敘事
平面設計:loof.design
新媒體設計:Signal Alpha
展覽施工:深圳市杰爾斯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裝置制作:上海建諄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影視制作:深圳市九禾視界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動畫制作:西山居、北京寶久互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有熊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李德庚

        直徑敘事創始人,清華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策展人、策展敘事設計師、博物館及美術館顧問;曾任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北京今日美術館設計館學術總監、深圳當代藝術和城市規劃館的執行顧問、國際著名設計雜志《FRAME》《MARK》中文版藝術總監;他在首屆“中國設計大展”、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2013上海設計藝術展”等重要設計展覽擔任策展人;他也是“社會能量”中國巡回展、“設計的立場” 中國巡回展、2013深圳OCT-LOFT創意節、“2011深圳建筑雙年展——大運與深圳特別展”、2019北京世園會植物館、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深圳城市規劃館、天津運河創想中心、深圳萬科博物館的總策展人或主持設計師;迄今編著出版了《今日交流設計系列叢書》、《歐洲設計現在時叢書》、《平面設計死了嗎?》、《正在設計的未來》等十余本深具社會影響的設計書籍;他曾受邀在2009北京世界設計大會、2010荷蘭建筑時尚與設計大會、英國V&A博物館、 韓國東亞書籍設計論壇、平面設計在中國等國際重要設計學術會議上進行學術演講或擔任學術主持人;近年來專注于博物館策展敘事設計以及城市文化空間的研究與實踐。



熱點閱讀:
我的家鄉我代言之漁船回港千山境
鄭炳坤新作|生活的容器·香港駿嶺薈私宅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欧美综合网|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狠狠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