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秩宇
CCDI卝智室內設計中心總經理及設計總監,曾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任職,擁有建筑師和工程師職稱,中國裝飾協會高級室內設計師,設計師跨界民宿老板,外號“智哥”,知名精品民宿“后院”創始人。作為室內設計工程的實踐者,他熱愛鄉村生活與建設,并帶領團隊完成了“后院精品民宿”品牌的創立和鄉村民宿產品研發,通過空間環境設計以及鄉村民宿度假產品的設計研發向繁忙而浮躁的都市人群普及鄉村文化、優化鄉村建設,同時也是對當下鄉村振興模式的探討與實踐。
編者按
八樓村位于大山深處,交通閉塞,村民老齡化嚴重,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來到這里,八樓村開始打造高端民宿、發展鄉村旅游,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今天,讓我們跟隨李秩宇一起走進——泰安市道朗鎮八樓村。
01 項目概況
野有院民宿位于山東省泰安市道朗鎮八樓村,是泰山九女峰鄉村度假區一期項目,2020年作為山鄉集團“667”(六進村、六能、七變)鄉村振興模式的一次探索實踐開啟建設并投入運營使用。而后由于產品功能、業態形式單一等原因,經營成果一直都不太理想。2022年山鄉集團找到CCDI卝智室內設計公司的李秩宇期望改變現狀。
由于從初次建設完成到二次改造間隔時間很短,業主方不愿再有較大的資金和精力投入,且期望設計能夠最大化縮短工期以減小民宿停止運營的影響。于是本次改造的初衷,即希望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較為輕便的方式增加更多的運營場景,優化空間功能并提高整體的室內調性,協助運營團隊一起完成一場鄉村“微創手術”,實現對民宿場地的二次激活。
02 整體分析
野有院原始場地內共有十個院子,另配套有咖啡廳、圖書館和公共餐廳,屬于整村型民宿聚落。民宿建筑依山就勢,融入村落與周圍自然環境,整體條件較好。這樣的條件為何仍不能留住人?經分析,現狀問題如下:
1. 產品功能單一,娛樂、親子設施較少;
2. 院落整體形式被弱化,較周邊產品無法突出特色;
3. 客房裝飾繁瑣,缺少吸引人的儀式感場地;
4. 庫房離客房區較遠,布草、運送物資較麻煩;
現狀平面
基于以上現狀分析,加以我們原有民宿運營實踐的經驗總結、及對山東民宿市場客群的調研認知,設計針對項目所存在的問題,從不同維度上進行了系列微調:
1. 豐富公區產品,增設兒童樂園、戶外帳篷營地、鄉村音樂俱樂部等娛樂空間;
2. 強化院落氛圍,每個院內強調聚合內容、設置餐廚空間,并增加客房數量;
3. 化繁為簡,對酒吧、鄉村俱樂部等進行室內改造升級。
改造后平面
03 野有酒—利用建筑特點重新營造室內格局及氛圍
野有酒原始空間中,吧臺堵住了入口本來應該開敞的關系,而空間內的大臺階區域幾乎成為了閑置的灰空間,幾乎沒人就坐;現場的建筑條件未能被很好的利用,特別是屋面的圓形天花,平面布局缺少與之的互動關系;天花裝飾燈具、墻面裝飾過多過碎,視覺不聚焦,破壞了原有的建筑美感;整體色調偏冷,缺少屬于酒吧溫暖幽暗的氛圍感。
野有酒-平面布局改造
野有酒-原始空間
在新的改造方案中,我們將吧臺設置在了原有的臺階區域,強調了空間的整體性,平面設置弧形造型,對應天花關系,使得空間更具備儀式感。
野有酒-改造后平面布局,可實現多功能模式
野有酒-改造后軸測
同時用暖色的肌理漆,點狀、線性的暖光源等設計手法將空間轉冷為暖,給人以空間親人溫馨的感受。
野有酒-改造后空間
原有被閑置浪費的臺階灰空間改造為吧臺區域,并采用波紋板、空心磚等材料營造秩序性的陣列空間。
野有酒-吧臺區
空間內的玻璃頂用不規則的穿孔鋁板進行裝飾,在解決了強烈光照對空間舒適度的影響之外,也巧妙的利用了光影關系,通過晴日自然光線的映射、從視覺上展現出一種藝術美感。
野有酒-空間光影
軟裝家具盡量選擇深色系,以更加突出建筑原本的空間感受。皮質沙發的灰咖色、桌椅的原木色與灰色地磚形成呼應,淺素色、墨綠色的扶手沙發作為點綴,整體以自然質感的配色,營造舒適的咖啡廳/酒吧氛圍。
野有酒-軟裝細節
04 野有樂—增設院落式鄉村音樂俱樂部
野有樂鄉村音樂俱樂部為場地新增的娛樂區,設計將原有的民宿院落改為公區,設置茶室、棋牌、KTV三個功能空間。
野有樂-改造分析
野有樂-改造后平面布局
北房增設玻璃廊道形成庭院與室內活動區域的灰空間,利用玻璃材質的過渡很好的平衡了外立面的封閉感。
野有樂-鄉村音樂俱樂部
西房作為茶室區域,將窗戶開到最大,更好的引入室外光線。
野有樂-茶室
庭院化零為整,將室外平臺最大化,并消解了依次增高的臺階步數,形成一個可以在室外活動、用餐的庭院空間。
野有樂-庭院/露臺
05 野有營—帳篷營地營造獨特的場景感
因九女峰良好的地理環境,民宿南側的一片高地被選擇作為帳篷營地,以滿足企業、家庭出游團體來此聚會游玩的主要室外娛樂活動場所。
野有營-場地俯瞰圖片
營地的東側被設置為主要的舞臺區,兩側用集裝箱代替建筑,分別設置衛生間以及售賣收納處。奶酪帳篷、錐型帳篷以及天幕沿場地形態,依次環繞而設,中間的草坪則作為活動區。
野有營-帳篷營地平面
野有營-帳篷營地
原來場地入口的網紅汽車、村民遺棄的拖拉機被作為場地裝飾廢舊利用,圍設的木柵欄劃分出場地的邊界,整個營地與自然相融,充滿鄉野氣息。
野有營-場地細節
四面被山野包圍的草坪營地,開放運營后住客能夠在這里露營、野餐、瑜伽、開音樂會、舉辦草坪婚禮及各式戶外活動,體驗“攬星月入懷,與山林相擁”的山野自然獨特場景感。
06 野有院—重點突出院落式產品特色
項目原居住區建筑形式以院落為主,但在實際的運營中卻弱化了院落產品的功能。我們的設計重點關注突出院落整體性特色,同時相應增加客房數達到滿足不同區間人數客群的聚合需求,使之達成與其周邊“故鄉的云”、“春天里”同業態產品形成差異化區分和功能客群互補的狀態。
野有院-院落形式
基于此,對于院落的調整,設計基本依照“聚合”、“親人”、“化繁為簡”三原則,整體調整幅度不大,卻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野有院-設計分析
對于客房內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三點:其一,在起居空間內增加用餐空間;其二,抬高地坑并鋪設榻榻米,增加親人尺度;其三,將原來空間中多余的公區(茶室、庫房)等都改為客房,并增加雙人房的數量占比。
野有院-客房改造對比(左圖為改造前,右圖為改造后)
對于公區的改造,旨在創造更為明亮、寬敞的活動聚合空間。例如對于9號院的起居室,我們將東側墻面最大限度地打通,并向同側延伸1.5m,擴大空間的同時也增加了空間的通透度與建筑美感。
野有院-公區改造對比(左圖為改造前,右圖為改造后)
此外,民宿燈光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對于白天的光線,設計利用光影關系與時間變化創造空間內的藝術感受;景觀面開大窗引進光線的同時也能與戶外的景色產生對話。
野有院-白天光線圖片
夜晚的光線則在側重在統一色溫,并利用線性照明、點狀照明等不同的照明形式對場地進行輪廓勾勒及氛圍的營造,體現空間的靜謐與高級感。
野有院-夜晚光線改造對比(左圖為改造前,右圖為改造后)
本次項目微創改造自2022年7月開始,9月1日完成并重新開放營業,全程共計歷時2個月。在此簡短的工期內,客房改造、公區翻新及營地新建等各項設計施工交叉完成,設計在保留鄉野氣質的基礎上、以極低成本營造出更多氛圍感、場景感空間“吸引人”——野有酒、野有樂、野有營、野有院,共同組合成一種在鄉村人文與鄉野對話的生活方式。
截至目前,項目以全新功能面貌已成功吸引大批量旅游、民宿等相關行業博主的關注及現場探店打卡,我們期待未來隨著民宿專業運營與設計的融合,野有院能夠以新的場景空間,持續吸引更多當地及濟南客群的來訪體驗、真正地實現為鄉村注入活力。
李秩宇——為九女峰鄉村度假區代言
李秩宇為大家推薦九女峰鄉村度假區。“故鄉的云”九女峰書房、“故鄉的月”藝術文化中心與野有院民宿同屬于九女峰鄉村度假區內適合娛樂游玩的景點好去處,自野有院民宿出發均為10分鐘內可達。“故鄉的云”九女峰書房外表形同一朵漂浮于山間的白色云絮,內部則是一處與山野相融的閱讀空間和放松之所。“故鄉的月”藝術文化中心外表好似一輪永不落幕的月亮,生長于神龍溪大峽谷觀景平臺之上,與九女峰書房的“云朵”形成隔空對望。
Q:請您預測一下未來的民宿流行趨勢?
從業務范圍來說,“民宿+”的形式已經成為了流行趨勢,吃住行、游購娛相結合,逐漸形成目的地型的消費場景;從建筑空間設計來說,在地的、鄉村的依舊是民宿設計的主旋律,隨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下鄉,民宿設計一定會朝著更加整體化、精細化和美觀化發展;從服務層面來說,民宿的運營管理也會朝著酒店式的服務標準發展,并保留民宿特有的家庭式服務關懷。
Q:如何巧妙地在項目中添加“網紅”元素?
其實“網紅”元素有時候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褒義詞,它往往意味著短暫且浮躁的市場環境,我們更希望做的是一種經典的、不會過時的設計,而設計本身因為其儀式感、空間感、造型感的搭建,就具備了一定的網紅性,這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Q:在民宿運營管理上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運營是一件非常瑣碎且考驗耐心的事情,首先是明確好這四件事情:1. 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2. 明確每個崗位的輸出標準;3. 流程化、標準化的管理各個環節;4. 反復的訓練服務人員以上的標準和流程。
李秩宇
CCDI卝智室內設計中心總經理及設計總監,曾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任職,擁有建筑師和工程師職稱,中國裝飾協會高級室內設計師,設計師跨界民宿老板,外號“智哥”,知名精品民宿“后院”創始人。作為室內設計工程的實踐者,他熱愛鄉村生活與建設,并帶領團隊完成了“后院精品民宿”品牌的創立和鄉村民宿產品研發,通過空間環境設計以及鄉村民宿度假產品的設計研發向繁忙而浮躁的都市人群普及鄉村文化、優化鄉村建設,同時也是對當下鄉村振興模式的探討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