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主創(chuàng):廖奕權 設計團隊:楊雯鑫
《秘密大改造》第一期榜樣人物:胡巧萍
胡巧萍,長沙市博才陽光實驗小學美術老師,堅持義務為偏遠山村藝術送教13年,資助了十余名家境困難的孩子上學,曾獲得過“中國好人”的榮譽。生活并不寬裕的胡巧萍與母親高燕一起共計投入40余萬元開展了一系列愛心行動,并創(chuàng)立公益組織,捐贈了圖書共計4000余冊,為19所學校建立了圖書角,公益行動惠及山區(qū)學生8000余人。
《秘密大改造》特邀設計師廖奕權,隱瞞真實身份,以記者采訪的名義,近距離了解榜樣人物胡巧萍,并為她改善居住環(huán)境。
胡巧萍家六十多平方米,面對這個老房子的諸多問題,設計師決定對房屋格局進行乾坤大挪移。改造剛開始,母親高燕擔心自己睡覺時的鼾聲影響胡巧萍休息,臨時向設計師提出了要求。設計師為了打消她的顧慮,對初始設計進行改動。將餐廳改成臥室,讓兩個臥室隔著走廊相對而立,互不打擾,將母親臥室與客廳之間的墻體設計成弧形墻,讓走廊在視覺上顯得更開闊。把客廳還原成原始的長方形結構,用地臺以及多功能餐桌分割出休閑區(qū)和用餐區(qū)。
▲改造前平面圖
▲改造后平面圖
改造前,客廳采光差、功能不分區(qū)。
▲改造前客廳
改造后,東側是舒適的休閑區(qū),西側是集就餐、聚會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區(qū)。天花板采用階梯分段加斜面吊頂?shù)脑O計,讓原本層高過低的客廳在視覺感受上不壓抑,形成層次感,更加開闊。
▲改造后客廳
改造前,走廊一半是胡巧萍的辦公區(qū)域,一半是洗漱區(qū),堆著很多物品。
▲改造前走廊
改造后,將走廊移至房屋的中軸線上,走廊入口可開可合的老舊門板配合弧形墻兼顧了采光和保障隱私的功能。走廊照片墻,將這里變成一處展示溫馨回憶的景致,走廊末尾利用轉(zhuǎn)角空間嵌入儲物柜,大大增加了儲物空間。
▲改造后走廊
改造前,胡巧萍的臥室缺乏足夠的儲物空間,教學用品堆積在地上。
▲改造前臥室
改造后,書桌、書柜、大尺寸衣柜以及能儲物的定制床等設施一應俱全。不僅讓胡巧萍擁有了一個舒適的工作和休息空間,也解決了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
▲改造后臥室
改造前,母親的臥室沒有衣柜,衣物只能用收納箱儲藏,床下儲物柜的物品需要蹲著取放,十分不便。
▲改造前臥室
改造后,臥室增加了一組大尺寸衣柜。在定制床上采用了折疊床墊,便于母親取用床下儲物柜內(nèi)的物品。另外,兩個臥室被安排在了走廊兩邊,這種布局有效地解決了母親擔心自己睡覺時打鼾影響胡巧萍休息的問題。
▲改造后臥室
改造前,廚房空間狹小,僅能容納單灶。吊柜的高度也十分不合理,導致物品取用不便。
▲改造前廚房
改造后,將原先的次臥室改造成了新的廚房,增加了廚房的使用面積。增設的全屋軟水、凈水系統(tǒng)、直飲水管線機、雙灶、抽油煙機、消毒柜等電器設備,為母女二人提供了更高品質(zhì)的生活。
▲改造后廚房
改造前,衛(wèi)生間干濕不分離、空間狹小。
▲改造前衛(wèi)生間
改造后,將原來的衛(wèi)生間改成獨立的洗漱間。將衛(wèi)生間移至原廚房位置。在新的衛(wèi)生間里,設計師毫厘必爭把每一寸空間都用到了極致,在這里淋浴區(qū)、洗衣晾曬區(qū)、洗漱區(qū)、馬桶區(qū)一應俱全,內(nèi)外兩個洗漱區(qū)的設置也充分考慮到了胡巧萍和母親同時使用的需求。
▲改造后衛(wèi)生間
改造前,胡巧萍家冬天濕冷,只能用一個小小的電暖器取暖。夏天悶熱,全屋只有一個小空調(diào)。
▲改造前用電暖氣取暖
改造后,新家不僅全屋都鋪裝了地暖,解決了冬天取暖問題,同時,全屋安裝了空調(diào),讓胡巧萍一家可以涼爽過夏天。
▲改造后
十三年藝術送教,榜樣人物胡巧萍用一箱箱的書籍和學習用品,為山區(qū)的孩子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用隨處可見的樹葉、石頭如同點石成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扇發(fā)現(xiàn)美的窗戶;用最溫暖的笑容和最炙熱的青春,陪伴著這些孩子們,讓他們多了一位可親的老師,一位可愛的姐姐。
14天秘密大改造,設計師廖奕權用最貼心的設計,為這個小小的愛心驛站注入了更多的溫暖,用最真誠的匠心,為榜樣人物打造了一個更為舒適的居住空間,讓這里既有大家的熱鬧、更有小家的溫馨。在未來的日子里,在這個煥然一新的家里,胡巧萍與母親每一天都如同綻放的花朵,燦爛、美麗、充滿生機。
《秘密大改造》第六季第1集 完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