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廣告

跡·建筑事務所(TAO) | “同源館· 行政同屬 ”展館 In-between Pavilion

華黎,跡·建筑事務所(TAO)創始人及主持建筑師,畢業于清華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建筑學院,獲建筑學碩士學位。在華黎的建筑觀中,建筑被視為一個進化的有機體,與其環境構成不可割裂的整體。華黎以及TAO的主要設計作品包括:云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四川孝泉民族小學、武夷山竹筏育制場、林建筑、四分院、新寨咖啡莊園、海口寰島實驗學校、先鋒廈地水田書店、松山湖科技交流平臺、深圳紅樹林博物館等。曾贏得過美國建筑實錄雜志評選的2012全球設計先鋒、中國建筑傳媒獎青年建筑師獎、亞洲建協獎、2013阿卡汗國際建筑獎入圍、BSI瑞士建筑獎提名以及WA建筑獎等多個獎項。TAO 的作品多次受邀在國際建筑展中展出,包括 2018 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華黎曾多次受邀在國際建筑會議以及國內外大學的建筑學院演講,曾在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及香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案例展示案例詳情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同源館· 行政同屬”展館

        設計單位:跡·建筑事務所(TAO)


建筑遠景 ©陳顥


        “同源館· 行政同屬”展館是TAO在深圳南頭古城里完成的第二個城市更新項目。同時,這里也是同源館博物館群的展館之一,向訪客講述以南頭為中心的珠江口地區的政治權利的變化與復雜地理之間相互塑造的故事。建筑原為兩座緊鄰的多層居住建筑。周邊建筑密度極高,公共空間被極度壓縮,形成緊張的空間尺度。而正是在這種狀態下,催生出一種不同時代的產物、不同性質的空間之間的共生關系。這種共生狀態賦予南頭古城這樣的城中村獨具的混沌美學,并為其帶來城市所難以擁有的別樣活力。


場地原貌 ©跡·建筑事務所(TAO)


       場地位于深圳南頭古城北側,由三個不同的產權地塊組成,原始樓棟與周邊附屬構筑物阻塞了兩側交通流線和視線的聯通,是外部難以向內觸及的領域。當場地由私有民居轉換身份成為公共領域后,這里將成為連接周邊公共空間的重要節點,新的身份將促使設計對此做出積極回應。


交通分析與形態生成 ©跡·建筑事務所(TAO)


場地模型 ©跡·建筑事務所(TAO)


研究模型 ©跡·建筑事務所(TAO)



即時性Transience


       長久以來,南頭古城處于一個持續生長變化的發展狀態,臨時且見縫插針的加建與拆改體現了城中村里持續有機的變化和獨特的活力。如同一個無形的有機體,所有的物質在這個領域內具有了一種即時性,以及對環境的多樣變化的適應能力。當我們的新建筑介入這樣一個不確定的整體中時,設計也將擺脫追求穩定封閉的態度,以一種輕質、柔軟的姿態回應周圍瞬時變換的空間環境。


概念草圖 ©華黎


概念分析圖 ©跡·建筑事務所(TAO)


       外層輕質半透的金屬表皮,猶如一層面紗賦予建筑一種朦朧飄忽的柔性美感,模糊室內外的界限。曖昧與秩序,開放與封閉,虛與實交融共存。建筑輪廓在不同的時間段里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輕盈靈動,瞬時存在的多種可能性正是城中村內物質環境的縮影。


概念意向圖 © Jan Vranovsky(左) PAN-PROJECTS(右)


概念效果圖 ©跡·建筑事務所(TAO)


1:50手工模型 ©跡·建筑事務所(TAO)


臨街立面 ©陳顥



城市縫隙空間 In-between space


鳥瞰 ©陳顥


       在底層的街巷中,建筑體量與外層表皮脫離,以后退的方式,將空間讓與城市,供行人通過、窺探,聯通東西兩側。在建筑與表皮的間隙中,一種同時屬于建筑與街道的空間得以存在。這種多義空間不僅是對于局部城市空間的貢獻,同時也是對整個城中村所具有的多樣性的一種繼承。


首層平面圖 ©跡·建筑事務所(TAO)


1:50手工模型 ©跡·建筑事務所(TAO)


臨街立面 ©陳顥


入口處 ©梅可嘉


首層交通空間 ©陳顥


       源于城中村環境的空間局限性,設計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可建設的基地面積,建筑體量向上逐層出挑、錯動,形成獨特的形體節奏感與城市縫隙空間。


剖透視 ©跡·建筑事務所(TAO)


1:50手工模型 ©跡·建筑事務所(TAO)


建筑遠景 ©TAL


縫隙空間 ©梅可嘉


剖透視 ©跡·建筑事務所(TAO)


縫隙空間 ©華黎


       建造上,東西兩側的體量采用框架結構體系,并采用斜柱作為支撐。依據體量的出挑邏輯,西側體量的結構框架暴露在建筑外;東側的支撐柱延伸到室內空間中;兩側體量靠近中間部分的柱則隱藏在墻體內部,生成多種不同的空間形式,體現輕盈的結構美感。


鳥瞰 ©陳顥


1:50手工模型 ©跡·建筑事務所(TAO)


入口門廳 ©陳顥



垂直漫游Vertical Promenade


       設計在表皮與體量之間創造了可以從地面一直走上屋頂的垂直漫游路徑,纏繞建筑而上的豎向動線將公共領域滲透至建筑的周圈乃至屋頂,將不同層的展廳、屋頂平臺聯為一體,提供了在不同高度和視角觀看城中村獨特城市景觀的機會,而當從城市看向建筑,在朦朧表皮后漫步移動的人影,又賦予建筑一種活躍、動態的屬性。


豎向交通空間 ©陳顥


墻身大樣圖 ©跡·建筑事務所(TAO)


豎向交通空間 ©陳顥


屋頂平臺 ©陳顥


       作為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的歷史與文化敘事載體,建筑以柔和輕盈的姿態銜接起南頭古城的新與舊、當代與歷史、公共與私密,重構公共開放空間,并持續的融入周邊有機生長變化當中,為南頭帶來更加多元、富有活力的空間體驗。


建筑遠景 ©TAL




項目名稱:“同源館· 行政同屬”展館

業主:深圳市南山區建筑工務署

代建單位: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南頭古城規劃及設計管理: 萬科城市研究院、萬路設計

項目地點:廣東,深圳,南頭古城

項目功能:展廳、公共空間等    

設計單位:跡·建筑事務所(TAO)

主持建筑師:華黎

設計團隊:華黎、許挺、張政遠、栗若昕、張婧儀、謝依澄、王喆

展陳設計:直徑敘事設計

結構及機電設計:深圳市博萬建筑設計事務所    

建筑面積:506 m2

結構體系:鋼框架結構

設計時間:2020.1-2020.10

施工時間:2020.11-2023.6

攝影:陳顥、TAL、華黎、梅可嘉




華黎,跡·建筑事務所(TAO)創始人及主持建筑師,畢業于清華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建筑學院,獲建筑學碩士學位。在華黎的建筑觀中,建筑被視為一個進化的有機體,與其環境構成不可割裂的整體。華黎以及TAO的主要設計作品包括:云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四川孝泉民族小學、武夷山竹筏育制場、林建筑、四分院、新寨咖啡莊園、海口寰島實驗學校、先鋒廈地水田書店、松山湖科技交流平臺、深圳紅樹林博物館等。曾贏得過美國建筑實錄雜志評選的2012全球設計先鋒、中國建筑傳媒獎青年建筑師獎、亞洲建協獎、2013阿卡汗國際建筑獎入圍、BSI瑞士建筑獎提名以及WA建筑獎等多個獎項。TAO 的作品多次受邀在國際建筑展中展出,包括 2018 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華黎曾多次受邀在國際建筑會議以及國內外大學的建筑學院演講,曾在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及香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熱點閱讀:

村中村 / 跡·建筑事務所(TAO)

詩意空間設計|圈層之上,雅奢格調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久久青青色综合|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日韩欧美色综合网站|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最新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国产综合欧美|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日韩欧美色综合网站|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