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王爽 設計:何俊宏 攝影 :Kuomin Lee
這是一個立體的公共空間,整個空間由前廳、后院、地窖三個單元組合而成的;以開挖手法創造出的二層高后院是個中介空間,導入自然光線,光影產生,綠意生長,連結了前廳及地窖;從入口處借著一進又一進;透與不透;亮與不亮間的虛實交錯,串成一條回家的路。
旋切剖開見年輪、厚度不一、30*30cm的實木塊,以煙熏方式處理,拼出4m*4m的墻面及車庫拉門;表面深灰鑿面石材的ㄇ字造型框,寬度11m,左側落地,右側落地前L形轉折,形成一90cm深小平臺,小平臺上有七里香植栽綠意,迎接回家的主人;ㄇ型頂上有大小不一圓形采光罩,框著4m+4m寬的煙熏實木塊拼貼墻面及車庫拉門,形成一大宅豪邸的意象;脫開30cm的縫和主建物連結在一起,主建物雨遮內嵌數個內框紅色的圓形燈罩,呼應著大小不一的圓形采光罩,天花灑落形成線形或大小不一圓形光影在候車區的花崗巖地坪上。
前廳:
無自然光的空間,除候車區隱隱滲入的天光;壁面以鑿面石材堆疊為主,柚木為輔,延續至天花;金屬漆ㄇ形框定義了銹鐡和實木組成的吧臺區,創造出地窖感氛圍的前廳,提供回家的主人們在此抽離一天的辛勞。
后院:
二層高的后院,從地下層至地面層,巖片用迭石手法界定出空間疆域;挑空部分有水瀑流下,下方水池的千年木向上生長 ;地面層步道以不規則分割拼貼而成,異形石塊點綴其間,懸臂鋼梯亦連結其間,燭臺般的壁燈指引動線,可信步上下。
地窖:
相同前廳的材質,鑿面石材和柚木;相對前廳的空間開放,地窖是蜿蜒的,也像是依偎在偌大的后院天井池畔一隅;滿滿的書藏,四處收集的藝術品,沏壺茶,彷佛是個生活的圖書館。
地窖平面圖
大堂平面圖
立面圖
項目名稱:漸進 秘境
完成時間:2016
空間地點:臺北市
空間性質:公共空間
主要材質:鐡件,實木塊,花崗石,石皮,柚木皮,銹鐡板,版巖 片,植栽
空間面積:前廳: 119.5平方米 后院 :132.7平方米 地窖 :76.7平方米 總面積 :328.9平方米
設計單位:何俊宏與創研空間團隊
攝影單位:Kuomin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