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姜峰
設計團隊:丁華斌
攝影:湛影工作室
設計說明:姜峰
《秘密大改造》第十一集 完整視頻
方毅的家位于北京一個偏向老齡化的小區,房屋建造于七八十年代,建筑面積六十平方米,居住著祖孫三代,一家五口。由于房屋疏于打理,所以存在著種種問題。空間狹小功能分配也極為不合理;物品堆放雜亂,缺少收納空 間;墻壁發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廚衛空間設施老化,存在安全隱患……設計師姜峰率領其團隊,依據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了“頤居”為主題的設計方案,打造出一個適老宜老的幸福晚年之家。
頤,即為養, 是養護修養的意思,頤養天年、安度晚年,休養生息,為業主營造出舒適安養的居住環境;頤,又是北京皇家園林才有的字眼;代表著北京傳統文化的含義,老人生活在北京大半輩子,見證著北京的發展與變遷,把青春和熱情都奉獻給了北京,對北京有種特殊的感情,現在兒女都已成家立業,正應該是老人在舒適環境里安度晚年的時候。
居,即為家,設計師姜峰充分考慮到方毅一家的居住條件和現狀,以及生活愛好和習慣,通過適老化和綠色環保的人性化設計,在有限的空間里,滿足每個人需求,讓老人一家都有屬于自己的空間的同時,還要拉近家庭的凝聚性,并改變及引導他們生活在健康便利的軌跡上,為業主五口之家打造了屬于他們的頤居。
改造前平面圖
在老人生活及休憩的環境設計中,最好以淡雅配色為主,不宜采用對視覺造成過大沖擊力色系,應采用明快色調和溫暖觸感;所以“方家”整體空間為簡約明快的風格,點綴傳統的中式元素,整體色調以柔性楓木和白色調為主,讓空間在現代設計的元素里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客廳改造前
客廳改造后
客廳改變原有的封閉空間,更加通透明亮,家庭成員也在此空間內聚集,并保留家里的“老”物件,一副 “家和萬事興”牌匾,掛在客廳中,寓意著家庭的和諧團結幸福,在配飾上老北京鳥籠的燈具以及中式含義的裝飾品。餐廳的折疊式餐桌,方便多人就餐還節省了空間,餐廳玻璃墻顯得空間更開闊。
儲藏室改造前
儲藏室改造后
主臥劃分為了兩個區域,分別是老人房和兒童房。老人房,盡可能的增加儲存空間,床頭裝飾了一副老北京內容的畫作,床下增加了感應式起夜燈,為方阿姨準備了儲藥柜格,陽臺榻榻米增加了上搖式桌體,便于儲物和陽臺喝茶。兒童房設計為上下鋪,上鋪可以休息,下鋪可以學習,樓梯是用儲物格拼接而成,一舉三用,大大節省了空間。
主臥改造前
主臥改造后
次臥墻面增加了防水保溫層,徹底解決了墻體霉變的問題。設計了推拉門式的衣柜,不但節省空間,還增加了收納,此屋的裝飾更貼近現代風格,符合老人子女的生活習慣。
次臥改造前
次臥改造后
廚房動線合理:拿-洗-切-炒的流程使用很方便,柜子使用下拉式設計,便于老人取物。洗衣機為洗滌烘干一體式,非常便利。
廚房改造前
廚房改造后
衛生間空間在不改變原有的上下水的基礎上,重新布局,讓空間更舒適,在適老化上,馬桶旁使用了折疊扶手,便于老人扶撐,馬桶下增加了起夜燈,晚上自動發光,淋浴間也設計了適老扶手和折疊淋浴凳,便于老人坐著淋浴,充分考慮了老人便利性。
衛生間改造前
衛生間改造后
在適老化設計空間體現上,主要在衛生間、廚房,以及老人房,具體功能為適老扶手、折疊式浴凳、起夜燈、電動晾衣架、易拉式柜體、防滑地面、導角處理、地面找平等,為老人生活提供了最大化的便利。
空間細節
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設計師姜峰始終以了解、尊重、幫助的心態為老人提供更優質化的生活空間而努力,真正深入老人群體,了解最基層老人的心理和物質需求,用自己的專業讓老人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為中國養老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造后平面圖
熱點閱讀:
王鐵的極限挑戰:14天施工期三次停工兩次調整方案 完美打造7平米婚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