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康
朱志康空間規劃設計總監、實踐大學產品與建筑設計碩士
多年學習國畫的背景,使得朱志康對于空間尺度特別敏銳,他在設計過程中,以獨特的敏感度,發掘問題核心,并以純粹的手法解決問題,創立自己的風格。擅長商業空間與原創的概念方案,也涉足產品設計與展覽策劃。作品獲得多項國際大獎,作品被譯為10多種語言刊登在世界各國設計刊物中,同時被歐洲設計趨勢公司主動邀約作為趨勢參考資料。2016年受到歐洲策展單位GAA邀請,在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官方平行展”Time Space Existence”中展出全新概念創作「山?水」。
獎項
2016 意大利 A’Design Awards – PLATINUM 鉑金獎
2016 World Retail Awards – Store Design of the Year
2016 德國 German Design Award – Special Mention
2016 美國 37th annual interiors awards
2016 臺灣 TID Awards
2016 英國 WIN Awards – shortlist
2016 德國 iF Design Awards
2015 美國 Best of Year Awards
2015 德國 ICONIC AWARDS – Best of Best
2015 香港 Asia Pacific Interior Design Awards – Gold Award
2015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5
2015 香港 Design For Asia – Bronze Award
2015 中國 AD 100全球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筑.設計菁英
2016 香港 40 Under 40, Perspective 設計精英
2015 艾特獎 – 最佳商業空間
2015 金堂獎 – 年度最佳零售空間
2015 現代傳媒獎 – 年度商業空間大獎
2008 iF product design award 2008, DONG-DONG-CHIANG
2008 red dot award: product design 2008, DONG-DONG-CHIANG
第五期《空間榜樣》榜二作品——《成都方所書店》
【起】做書店設計在臺灣設計師朱志康看來,不僅僅是一個項目,而是一個埋藏了14年的夢想。早在2000年最早接觸書店設計的時候,這個想法便萌芽而生。對于做設計的人,一輩子能夠做一件對社會有貢獻的項目,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當方所找到他時,雙方便毫無疑問的確定了合作意向。
【承】朱志康的一稿提案“藏經閣”概念,一經提出便獲得認可,在整個14個月的進程中,這一概念從未改變。在項目初期,沒有人知道成都方所該是什么樣子的,只業主提出希望與成都有關。為此,朱志康團隊做了細致的調查,發現了大慈寺與唐三藏的關聯,包括四川人對“窩”和“擺”的情感。中國人早在千年前就為了尋找古老智慧而不辭勞苦,獲取經書。而經書和書店都是智慧的寶藏,所以就聯想到藏經閣。書代表的高深的無法想象的寓意,所以便有了圣殿般的莊重。四川人生活閑適,喜愛交流,因此便有了隨處可以看書的小空間和咖啡交流的場所,分別對應的就是“窩”和“擺”的生活態度了。
【轉】法無定法。對朱志康來說,每一次的設計都是創新,這不僅是興趣所采,也是他一貫設計的手法。因此,藏經閣的想法便已是滿心滿意的傾注。當完美主義遇到夢想家,事情變得充滿挑戰。如何突破,如何變得更好,成了朱志康最大的挑戰。為了讓現場更有張力,讓作品變為傳奇,前后修改了50多版本,投入了3—4倍的人力物力。功不唐捐。在藏經閣的基礎之上,朱志康認為,書應該收納古今中外的歷史和智慧,根植于人類已知的世界,求索未來。所以在整個空間里運用了星球運行圖、星座元素來增加浩瀚的宇宙視野。同時,為了注重人在其中的感受,形成滄海一粟的巨大對比,增加了隕石造型的方舟雕塑,以及高壓后釋放的手法,讓人體會通過神秘隧道進入時空的感動。從100分到101分,這1分才是完美的最好詮釋。
【合】歷時14個月,方所項目完成。朱志康的設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個中艱辛冷暖自知。對此,朱志康坦陳,設計師就是幫助夢想家實現夢想的實踐者,所以設計的好壞多半與夢想家的夢有多大相關。這不僅僅是為了實現了方所的夢想,也是自己一直以來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