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華 博士 DR. PATRICK LEUNG
P A L DESIGN GROUP 創辦人及首席設計師
光華龍騰獎 中國設計貢獻 銀獎設計師
首屆深圳市工程勘察設計 功勛大師
《Interior Design》Hall of Fame 名人堂成員
創基金 執行理事長
美國林肯大學榮譽 人文學博士
英國倫敦特許設計師協會會員
香港室內設計協會 資深會員
香港理工大學基金 資深會員
澳洲設計學會 國際會員
沸騰人間
午后陽光和煦慵懶,穿過窗欞,花格投映到老城墻上,靜謐而寧靜,將這一刻的美好定格。
以食會友,融入京城元素,“簋”火鍋。
結構剖析
榫卯結構,東方木構建筑的代表,以嚴謹的榫卯結構映襯空間的歷史傳承,寫實與寫意在這里交相呼應。
設計手稿
別具一格的高火鍋座椅,儀式感與煙火味的碰撞,別樣的火鍋體驗。
在火鍋翻騰的熱氣中,仿佛看到北平時期青磚旁老檐下的人文街景。這是傳承與時光的沉淀。
天花的木結構重現老院落房檐的記憶,倒置的銅鍋燈以符號化的形式連接當下與舊時光,橫縱的梁木交疊,讓人有一種老墻邊屋檐下用餐的氛圍。
設計手稿
青瓦墻、老街景、倒掛的銅鍋燈。
變幻的是時光,傳承的是味道,味覺連接了古今,胡同的光景,城門樓的過往,龍須溝的變遷,這些時間中的故事都匯聚到熱氣騰騰的菜肴中,最終變成了人間煙火氣,在回味老北京味道中我們看到橋上御輦去,我們聽到橋下水聲遠。
空間經過歲月洗禮,沉淀了回憶與芳華,被賦予了獨特的“空間印象”。
用瓦片來砌成了藝術的背景墻面,延用京城經典建筑結構,植物景觀,窗格造景,室內微庭院的詮釋表達。所有食材在這一過程中升華融合,就像一個城市,沉淀文化,包容習慣,融合互通。這是一段關于京城的故事,飲食即是情感。
尋覓著京城的錦韻,用現代空間演繹著京都文化的歷史變遷。
紫禁茶語
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煮茶成為一種聯動古今的儀式。
陽光曜靈,和風容與,尋著四季的規律演奏春夏樂章。棲息在野,一間屋,一壺茶,聽樹葉輕顫,觀花苞綻放,那是屬于紫禁城的浪漫,茉莉飄香,茶氣悠揚。
在紫禁城的高貴氛圍中,悠閑品茶。皇室氣質與自然淳樸完美融合,蓋碗里茶湯清亮,清風細雨中無根之水煮茶香。
設計手稿
以現代手法還原古韻精致,以考究細節致敬紫禁榮光。
設計手稿
柔和的燈光模糊空間的界限,以內斂的中式元素營造東方意境。用最自然,最舒適的語言簡述中式哲學與京城文化。
百味京韻
古代的京城,文人雅客喜歡曲水流觴,特色全日餐廳的天花有蜿蜒的曲水形態,就如同通惠河的水系婉轉悠長,順流而下的不是酒杯而是記憶與時間。曲水中打撈起一段時光就講述一段故事,映在老照片墻上。那些老照片成為一個個追溯時光的窗口,身處現在的空間看到過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