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景觀設計事務所于2014年創立于倫敦,自2016年在上海執業。我們提倡將國際創新理念和國內落地精度結合。“FLO”具有流動打破邊界的涵義,既象征著景觀的無窮生命力,也是我們作為設計師定義四維設計對象的度量,用以界定抽象時空中的具象場所。我們希望借由“FLO”提醒自身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在框外探尋更廣闊的設計可能性。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桐鄉萬象匯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FLO景觀設計事務所
引言:萬象匯坐落在浙江省桐鄉市主城區,位于城市形象體驗軸的核心交匯點,地塊西北側緊鄰歷史悠久的鳳鳴公園,東側銜接華潤置地商務中心,共同構成城市發展錨點之楊家門未來社區。本項目雖為華潤“典型的”單體購物中心,但旨在成為桐鄉的標桿性商業,是萬象匯產品首入嘉興,推動區域經濟躍升、重塑城市形象,成為桐鄉“老城復興”的嶄新地標。
01. 典型的主流商業還能“出圈”嗎?
桐鄉萬象匯項目需應用高比例的常規景觀模塊進行設計。我們發現,其高比例的“模式化”容易導致產品缺乏個性,體驗單一;尤其在現今的激烈商業競爭環境下,“出圈”難度大。
“商業最重要的是能夠被看見、被識別、被喜愛、被記住、被傳播。”
我們認為即便是作為常規商業項目,景觀設計也應該擁有獨特的個性記憶點;即便是傳統的盒子式購物中心,我們也應在室外賦予豐富體驗,為商業創造可持續的消費吸引力,為它增值賦能。我們結合景觀概念的形意敘事,從“定制個性”和“定義體驗”兩大維度著手,基于商業邏輯對體驗節點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從而破解“出圈”的難題。
02. “定制個性”破題身份構建
“百鳥朝鳳”的造型定制演繹
據傳,古時桐鄉因梧桐遍布而得名“梧桐之鄉”。佳木梧桐吸引著珍禽異鳥前來棲息,其中便包含傳說中的鳳凰,桐鄉自此有了“鳳凰之鄉”的美稱。古往今來,皮影戲也逐漸在當地得以發展,有著深厚而悠遠的歷史。
“縣市在梧桐鄉,古稱鳳鳴市,昔多梧桐,相傳五代時,曾有鳳凰來集。”——《桐鄉縣志》
桐鄉萬象匯景觀靈感借“百鳥朝鳳”的皮影戲幕展開。我們以當代景觀設計手法逐步將“鳳”的形意演繹為一幕幕節點場景。在關鍵場景的細節造型定制中,蘊藏著簡約的設計巧思,變化中充滿驚喜,最終營造出精致的景觀細部與層次。本項目雖使用了高比例的常規模塊,但同時針對關鍵界面節點進行了個性化的造型定制,脫離常規語境,破題缺乏個性的問題。我們希望確保空間既經濟高效,同時又不失其藝術性的表達。
第1幕:鱗羽漸現
入口廣場的彌散鋪裝
東北角與東南角的入口廣場均運用了60x60公分規格的芝麻黑燒洗面花崗巖、夜里雪燒洗面花崗巖、安哥拉黑燒洗面花崗巖和濱州青燒洗面花崗巖,營造出鋪裝的漸變層次,產生入口引導的視覺效果。從高空鳥瞰,彌散的鋪裝仿佛鳳凰鱗羽,向商場入口導流。
第2幕:朝陽翼飛
主入口的層疊跳泉
東北主入口廣場在地形高差的基礎上,主路徑一側嵌入了疊級跳泉水景。水景采用三段式構成,以海浪花啞光面花崗巖覆底,有如鳳凰展翼般的鏡面水漸次展開。水池如鏡映景,彰顯入口廣場的品質形象;跳泉與星燈交織出活力四溢、錯落有致的序幕。
第3幕:漫入青云
次入口的疊級涌泉
東南角入口廣場的疊級涌泉水景隱喻青云間穿梭的靈動意象。我們精選海浪花啞光面花崗巖作為基底石材,水景與綠植的體量穿插構成了層級豐富的品質界面。水景形態亦結合了局部斜切的造型語言,結合涌泉水效呈現出靜中有動、動而不躁的形象,充分體現出簡約而克制的精致審美。
第4幕:鳳舞覓尋
下沉廣場的翻折石凳
東北主入口一側的下沉廣場采用芝麻黑燒洗面花崗巖構筑石階坐凳。轉角石的每塊石凳厚約30公分,確保結構的穩固與人體舒適度。設計通過“局部翻折”的構法,在石凳側方“斜切”出體塊造型,抽象地描摹鳳舞的動勢,為空間增添輕盈感及視覺的豐富度,在光影交錯間營造出親切且不失品質的下沉廣場氛圍。
第5幕:溫聚齊名
內庭廣場的互動裝置
設計在中庭核心區置入互動裝置,與旱噴水景整體構筑出具有溫度感的活動廣場。互動裝置的抽象造型模擬鳳凰在枝頭起舞的姿態,內置超聲波霧化系統,生成細膩而夢幻的霧效;同時煙泡機作為另一特效互動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廣場的互動體驗,極大增強著空間的趣味性。
03. “定義體驗”破題單一場景
商業景觀廣場的價值主張
廣場節點作為商業景觀體系中最有蓄能價值的空間,若要破題單一場景,應當“以體驗為導向”進行差異化設計。結合本項目的空間特點,我們從更高的思維視角對廣場空間屬性進行價值定位,從而導向更加精準的空間定性與定調。
“廣場屬性差異化,集中發力打造鮮明體驗。”
為了全面激活本項目廣場空間的潛在價值,我們結合商業設計邏輯,圍繞“好展示”及“好活動”的兩大體驗方向進行景觀廣場的打造。
04. 展示廣場的“品質體驗”
揭示“好展示”的廣場DNA
萬象匯東北角及東南角的兩處主入口均面朝高人流量的城市路口,直面城市主脈,外向型的開闊條件賦予了極好的可視性與通達性;建筑的立面設計亦透過其昭示感的體量造型,結合入口兩側的旗艦店,彰顯出強烈的入口形象觀感,吸引著過往行人與車輛的目光。展示型廣場的本質即圍繞品質體驗,以商業形象傳遞為主導,需著重于商業領域的宣示感并高效導入人流。我們將南北兩個入口廣場定位為最重要的展示型廣場進行設計。
為“展示屬性”而服務的外廣場設計
針對展示型外廣場,景觀設計著重于“視覺”的形象營造。我們在保證其主展面通透的前提下,結合地形高差,在直穿的緩坡入口動線一側置入觀賞型特色水景,起到商業形象烘托的作用。
疊級水景的體量嵌入了緩坡當中,為旗艦店外的品質形象界面保駕護航,且不會對旗艦品牌造成非必要的視線遮擋。無障礙的緩坡通行界面有彌散式的漸變鋪裝肌理作為整體動線的視覺引導,整體營造出既平坦規整,又有宣示感的商業入口形象。
東北主入口廣場的北側設有一個深度達5米的下沉廣場直通地下商業。設計團隊透過多輪的專業交圈與互動,對下沉廣場的整體朝向與布局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我們將臺階布局朝向路口人流來向,并以層疊式退臺將展面最大化,優化了空間體驗的尺度觀感。
種植的設計利用狐尾天門冬、百子蓮以及瓜子黃楊等品種,營造出豐富度拉滿的立體花園,錯落布置的臺地坐階也增添了場景的靈動性,呈現出一座動靜皆宜的品質花園。
05. 活動廣場的“活力體驗”
揭示“好活動”的廣場DNA
本項目L型的購物中心建筑形成一處三面圍合的內向型內庭廣場,該廣場位置雖藏于里巷內部,但占據著項目的絕對C位,與內部商業動線多入口連通,具備可達佳,聚攏性強的場所特質。圍繞內庭廣場的業態多為餐飲,且餐飲沿街面連續、消極面少的特點也賦予了它成為優秀活動廣場的良好基因。活動型廣場的本質即圍繞活力體驗,需著重加強景觀場景的參與性與舒適氛圍,才能有效拉動并聚集人氣。我們將街區內的內庭廣場定義為本項目的活動型廣場,重點打造聚攏人氣的景觀亮點空間。
為“活動屬性”而服務的內廣場設計
內庭廣場作為本項目的公共空間樞紐,我們希望營造出活力互動且具有溫度感的活動氛圍。我們在內庭下沉廣場的邊界上進行了特殊設計,利用臺地坐階一體化聯動上下層,化消極為積極,賦予動線與視線更加聯動的空間交互屬性。
廣場中央的核心區設有旱噴水秀及互動裝置構成了空間的活力體驗要素。起舞姿態般的互動裝置通過超聲波霧和煙泡機形成近距離的多模式互動,與旱噴水秀交互聯動,渲染出自由而靈動的活力氛圍。
互動噴泉占地約80平方米,融合多組蘑菇噴頭、集束噴頭實現水流的動態變化和節奏控制;夜晚時分,光纖燈珠將水體轉化成光影舞臺,增強了體驗的感官沖擊;通過激活人們對聲、色、形等多維體感的感知,景觀為這里帶來了富有驚喜與趣味的沉浸體驗。
我們以向心圍合的空間布局,在圍繞中庭四周的沿街面街道上結合餐飲業態,打造烏桕林下內外拉通的外擺休憩空間。這里的街道氛圍松弛,尺度宜人。我們選取體態繁茂高大的烏桕形成大面積、強舒適的林下休憩空間。自然錯落的種植以穗花母荊開藍色花作為中層骨架,搭配藍雪花、無盡夏繡球、蛇鞭菊以及百子蓮,穿插銀白色系的柳葉星河,圓錐繡球等品種,形成豐富花境簇擁著場地,加強了景觀空間的體驗層次。
結語
桐鄉萬象匯的景觀打造是對于“常規商業景觀產品”的一次創新實踐,是結合商業需求的考量并兼容在地文化的體現。我們透過對既定模式提出挑戰,成功突破傳統的設計象限。在當今“非標商業”盛行但漸漸日益趨同的當下,我們更需要提煉定制化策略,在保證商業邏輯的同時形成有機的設計方法論兼容突破與創新。
項目名稱:桐鄉萬象匯景觀設計
項目功能:商業公共空間
項目周期:2022.01-2024.06
項目地點:桐鄉
景觀面積:27000 SQM
景觀設計:FLO景觀設計事務所
景觀設計團隊:付凱,孫建浩,楊立慧,葛雨鑫,劉琨,程小芳,鄧敬晶,鄭清鑫,劉雨萌,余杰,熊陸輝
施工單位:上海景翊園林科技有限公司
委托機構:華潤置地
項目狀態:建成
攝影師:南西空間影像,萬象生活
FLO景觀設計事務所于2014年創立于倫敦,自2016年在上海執業。我們提倡將國際創新理念和國內落地精度結合。“FLO”具有流動打破邊界的涵義,既象征著景觀的無窮生命力,也是我們作為設計師定義四維設計對象的度量,用以界定抽象時空中的具象場所。我們希望借由“FLO”提醒自身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在框外探尋更廣闊的設計可能性。
FLO作為一個創新型景觀設計事務所,三位合伙人具有國際和國內的豐富實踐經驗,曾分別在如 Gustafson Porter 和 Martha Schwartz等英國知名景觀大師公司任職,負責和參與的項目類型包括城市公共景觀、商業辦公、精品住宅及酒店。我們提倡原創的設計方法,以巧妙的手段創造新的空間敘事與人地關系,力圖在每個項目中呈現“誠實、簡潔、有能量”的獨創設計。
熱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