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梁景華
設計團隊:王亮、黃曉
攝影:偏方攝影工作室
設計說明:梁景華
曾偉明的家是一套兩室一廳小戶型居所,面積大概56平方米,是改革開放后在當地典型的簡單改善型住房,無論建筑設計布局還是土建都不太講究,為他們一家帶來諸多的不方便,所以這次的設計任務首先是要改善其原設計的不足和不合理處。
愛空間《秘密大改造》第七集 完整視頻
原始房屋廚房太小,次臥采光不足,房間隔音差,并且存在滲水等結構性的問題。其次,生活中多年來也積壓了很多的問題,如收納不足,家具擺放不合理,以及燈光等問題。設計師梁景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設計,提升曾偉明一家的生活幸福感。
改造前平面圖
為了給曾偉明一家打造一個溫暖、舒適又實用的安樂窩,讓他們以后的生活質量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設計師梁景華將“團圓”的寓意放在了設計概念中。
玄關改造前
玄關改造后
在軟裝搭配方面,設計師梁景華也加入了很多“團圓”的元素,餐桌、餐椅、鏡子、邊幾等……都選用了圓形,表達了和睦、如意和溫馨的美好愿景!因為曾偉明夫婦喜愛喝茶,梁景華特意在原來閑置的飄窗處打造了一個茶臺,讓兩個人可以一邊談心,一邊欣賞風景。
客廳改造前
客廳改造后
設計師梁景華通過前期與曾偉明家人的溝通與交流,決定將此次的設計定義為簡約舒適的風格。在保證經濟適用的前提之下,再去關注裝飾效果。空間的基礎材料健康環保,裝飾面選用了原木色系,整個環境都透著親切感。在主臥的改造設計中,梁景華與施工團隊仔細篩查,找到了墻壁常年滲水的根本原因,并且通過為鄰居家整改下水管道和加固墻面防水層而徹底解決,保證了曾偉明夫婦未來居住空間的健康與舒適。
主臥改造前
主臥改造后
原來的次臥,臨窗放置了一張上下鋪的雙層床,床邊立著衣柜,阻擋了有限的自然光線。房間門與衣柜的夾角堆放著一些雜物和自行車,讓本就不大的空間更顯擁擠,而改造后的空間則作為彩蛋出現。
梁景華得知曾偉明的兒子在讀設計專業,所以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設計自己的房間,并依照他的設計圖進行了調節與深化。一張適居的床讓這個小空間變得明朗,原木色的柜體組合提供了強大的收納功能,而掛在墻面的自行車,不但節省空間,也成為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次臥改造前
次臥改造后
原有的廚房空間非常狹小,水槽放在入門處的位置,與衛生間非常接近,阻礙交通動線。而且這種水槽與灶臺分離的安排,在烹飪的過程中也非常不便。改造后,水槽的位置換成了冰箱,原有的超短灶臺變成了L形的操作臺,非常實用。
廚房改造前
廚房改造后
原來的衛生間和廚房相隔一道厚達16厘米的墻,相對狹小的廚房而言,衛生間的空間則大于實際使用的需求。改造后,設計師梁景華將這面墻變薄,并且進行了平行推移,為廚房爭取了更多的有效利用空間,為實現L形的廚房操作臺提供了必要條件。
衛生間改造前
衛生間改造后
在56平方米的空間里,設計師梁景華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實用功能,設計溫馨、素雅,在簡單的裝飾中體現出更深的韻味。更換合理和并富于美感的家具,根據不同的材料進行合宜的色彩搭配,讓人切身體驗到設計的藝術。
空間細節
改造后平面圖
熱點閱讀:
賴亞楠14天讓異形空間溫馨重生 僅6㎡的廚房也可以擁有島臺設計
返回頂部